美情報評估:聯軍撤軍後阿富汗將陷混亂

人氣 5

【大紀元2013年12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據熟悉內情的官員引述「國家情報評估」預測,美國與盟邦過去3年間在阿富汗戰爭中取得的戰果,到了2017年會大幅縮水,即便是美國部分軍力仍將留駐阿國也一樣。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引述情報評估報導,這份「國家情報評估」(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預測,如果美國與阿富汗當局未能簽訂有關國際軍隊2014年後留駐阿國事宜的安全協議,阿富汗會迅速陷入混亂。

《華盛頓郵報》引述熟悉報告的官員報導,若「不持續駐軍、不繼續提供財務支援」,情報評估「顯示,情況會迅速惡化」。不過,也有部分官員認為,報告對這場美國史上歷時最長戰爭的後果預測太過悲觀,也沒有考量到阿富汗安全部隊的進展。

非政府組織「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2012年10月發佈的報告就警告說,北約部隊在2014年撤出阿富汗之後,阿富汗政府將會垮臺,甚至會發生內戰。

奧巴馬上臺後,美國財政屢屢跳票,幾度瀕臨關門危機,如今阿富汗不願簽署《雙邊安全協議》(BSA),正好可以減少預算支出。但美國重回亞洲的高調計畫或被中共乘虛取代,中共近年來以反恐為名,加大與阿富汗合作,並獲得阿富汗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國投資項目(銅礦項目)。

這項情報評估的結論已激起奧巴馬政府內部,針對明年美軍逐漸由阿富汗撤軍後,應採取何種措施,引發熱烈的辯論。

阿富汗的困局

美國在過去十年間已在阿富汗花了400億美元訓練和武裝阿富汗軍警,但阿富汗軍警的戰鬥力卻依然如扶不起的阿斗。還時不時被激進組織人員混入,進行內部攻擊。

蓋達組織以極端恐怖手段控制占領區人民,美國欲扶植的世俗派民主政府,貪腐嚴重,國家治理低效,僅控制了首都周邊地區約10%的地區和五分之一的人口,人民生活貧困。除了塔利班的作亂外,還有軍閥控制地區,也不受政府管制。美國《新聞週刊》報導,阿富汗官員至少涉嫌70%的毒品走私,毒品交易鏈從地區一直延伸到政府的最高層。

國際透明組織(TI)2013年12月初公布的貪腐印象指數(CPI)報告,阿富汗為全球貪腐問題最嚴重的國家。

盟軍撤軍 塔利班死灰復燃

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認定藏匿在阿富汗的蓋達組織要為此負全責,因而發動了阿富汗反恐戰爭。14年來,美軍在阿富汗投入了數萬兵力,如今還有6萬多美軍在阿富汗駐守。

阿富汗戰爭已成為美軍史上最長的戰爭,而美軍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上,不但出兵,還出錢。這兩年來在該國的反恐預算更翻漲一倍。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Hamid Karzai)能力平平,西方輿論稱其為「喀布爾市長」,指其控制地區不超過首都方圓200公里範圍。

從2006年初開始,塔利班和蓋達組織就開始使用高性能爆炸裝置的自殺性炸彈,當年炸彈襲擊事件暴增,暴力活動席捲了阿全國34個省中的32個。從2007年起,塔利班在阿富汗的生存和活動空間不斷擴大,到2008年末,塔利班已控制了阿富汗54%的土地。

世界上鴉片類的毒品,有90%是來自於阿富汗。聯合國11月13日表示,阿富汗罌粟花種植面積今年創新高,種植面積增加了36%,首次超過了20萬公頃。

毒品種植和走私導致阿軍閥割據局面得以維持,塔利班和蓋達組織藉以不斷擴大。

總統拒簽雙方安全協議

由於阿富汗總統卡爾扎(Hamid Karzai)即將下臺,也不會競選連任,故無意為後繼總統背書,簽署《雙邊安全協議》(BSA),而這將導致美國必須於2014年後全面自阿富汗撤軍,也意味著阿國將損失每年40多億美元的反恐經費。

雖然,阿富汗自己的安全部隊絕對無法制約塔利班恐怖份子,西方聯軍撤軍會令阿富汗再度陷入更混亂的局面。阿富汗支爾格大會(Loya Jirga,大國民會議)11月底敦促卡爾扎年底前簽署《雙邊安全協議》,以維國家安全。

但卡爾扎完全無視明年4月大選,可能引發的社會亂局,也無視未來國家安全的隱憂,凸顯政客無利不往的特性。

相關新聞
阿富汗擬對通姦者 恢復石刑
美阿雙邊和平協議生變 美國擬明年全面撒軍
美將軍施壓 籲卡爾扎伊速簽美阿安全協議
透明國際:腐敗仍然是一個全球性威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