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似被戳破 比特幣日內一度暴跌30%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今年以來竄漲90倍的電子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週四(12月5日)暴瀉30%,跌破1,000美元。位於東京交易所 Mt. Gox顯示每單位比特幣自1,240美元一度暴跌至870美元。中國交易平台BTC123下午5點也顯示,每單位行情也自近7,000人民幣迅速跌破5,000元人民幣。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直稱比特幣是泡沫,沒有內在價值。接著,全球投資人口最多的中國,其人民銀行發文禁止金融機構使用比特幣,警告貨幣投機者和罪犯所帶來的風險。比特幣隨即遭拋售。

波動性大 年漲近90倍

今年1月份,每單位比特幣僅兌換13美元。在2008年-09年初誕生時,一單位比特幣的價值僅為0.03美元。據bitcoincharts.com網站統計,比特幣交易市場的總市值超過80億美元。

比特幣價格波動性非常大。4月份價格曾刷新265美元的記錄高位。在10月份黑市交易網站「絲綢之路」(silk road)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關閉之後,比特幣價格又下跌至90美元。但很快就在數天內反彈並屢創新高。

11月時比特幣火爆竄漲,漲破500美元後,又快速竄升破1,000美元。目前站在搖搖欲墜的高點。

比特幣是一種不依靠特定的貨幣發行機構,而是靠複雜的算法生的加密電子貨幣。

想要獲得比特幣,可以在網上註冊一個比特幣帳戶,獲得電子錢包後就可以在交易平台上購買了,獲得的比特幣可以通過電子簽名的方式實現流通。想要自己動手淘金的人可以下載並運行比特幣客戶端,用計算機進行複雜的演算,貢獻的運算能力越多,得到的比特幣就越多。這樣的人俗稱比特幣「礦工」。

全球平均每10分鐘生25個比特幣,到2140年,比特幣的數量將達到2,100萬個的上限。

前美聯儲主席:比特幣是泡沫

前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對外表示,比特幣這種虛擬交易工具根本不該稱之為「貨幣」。這位曾任美聯儲主席20年的權威專家說,不管是貨幣的內在價值,還是發行者個人或政府的信用信譽,比特幣都沒有。

格林斯潘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一種貨幣必須要有內在價值。但要找出比特幣的內在價值,你還得發揮想像力馳騁,才能做出臆測推斷。或許別人可以辦到,但我怎麼都不行。

他解釋,要做可以兌換的貨幣,就必須有東西做支持背書。一般政府發行的貨幣實行金本位,貨幣有內在價值,人們沒有任何疑問,願意用貨幣交換自己的商品和服務。

各國央行陸續表態

法國央行5日也表示,比特幣的價格本質上是波動的,使用者可能發現難以將其轉換成真實貨幣。此外,比特幣提供給使用者的匿名便利也構成風險,因為它們可能被用來洗錢並資助恐怖主義。

3日荷蘭央行發佈聲明,質疑比特幣存儲無保證、沒有中央發行者負起責任以及比特幣的波動性。

美國央行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 (Ben Bernanke)曾對參議院委員會表示,目前該行沒有計劃監管比特幣。

據瞭解,比特幣尚未能得到任何國家政府或央行的支持,也缺乏實體資產的支持,其價值取決於投資人對這一虛擬貨幣的信心。

上月底香港《文匯報》披露,比特幣在中國的業務增長極其強勁。目前上海除了一些網店接受比特幣外,已有一棟位於浦東的樓盤也開始接受比特幣購房。

但其作為一種支付形式尚未被類似亞馬遜(Amazon.com)這樣的大型零售商網站所接受。

中國人具強烈風險投資傾向 投資最活躍

據稱,位於上海的「比特幣中國」已成為全球比特幣交易量最大的平台,每天有超過10萬單位比特幣通過該平台交易,日均業務量超過2億元人民幣。

原先這種虛擬貨幣目前無人管控,交易大多匿名,並且不受國家政府的監督。就是這些特點使比特幣在資本受到嚴格管制的中國,如此富有吸引力。

不過,人民銀行等5部委週四(5日)公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通知》,認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各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此外,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等服務的互聯網站應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要求用戶使用實名註冊,登記姓名、身份證號碼等資訊。

該《通知》發佈後,比特幣行情迅速暴跌。

有專家認為,比特幣的快速發展或許是源於一種民眾對政府和央行的失望情緒。

舊金山創投基金公司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合夥人Jeremy Liew表示,該貨幣或許在銀行系統技術欠發達的新興市場特別管用。

他補充說:中國人對風險投機有強烈傾向,這也是比特幣瘋漲的原因。「澳門的賭博行業比拉斯維加斯的大,這不是偶然的。」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比特幣瘋漲 曾觸及750美元 中國交易量最大
「比特幣」洗錢  台央行密切注意
「比特幣」飆升 台央行:密切注意狀況
美資安公司:比特幣犯罪增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