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季GDP增長3.5% 超越美國同期步伐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綜合報導)日本2013年首季國民生產總額(GDP)增長出現超出預期成果,年增率達3.5%,似乎顯示首相安倍的振興政策已激勵消費者與企業採取行動,不過通貨膨脹的陰影也逐漸浮現。

日本首季GDP較前一季增加0.9%,較路透社採訪24名分析師預期0.7%的增長率還高。換算為年增率為3.5%,是一年來最快速的一次,且較第四季增加了1%,更加確定由2012年的收縮轉為增長。同時,這也是連續第二季增長超越美國同期的步伐。日本上次超越美國是在2012年第一季。

東京三井住友資產管理資深經濟師武籐弘明說:「個人消費的確非常強勁,出口表現也優於預期。股市增長及薪水提高的預期正趨動著消費。」

報導中說,第一季的增長主要反映出預期擴大內需增長的心理效果,家庭支出則呼應了股市上漲帶來的財富。

由於本次數據統計期間完全由安倍執政,可以說是安倍交出的首次成績單。強勁的數據有助於維持其高支持度,有利於他所屬的自民黨在7月進行的參議院改選中獲勝。若掌握參院多數,安倍的施政將同時得到參眾兩院的支持。

「安倍經濟學」預期心理 催生「財富效應」

日本經濟在「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預期提振下,股市上漲使人們感受到「財富效應」。

瑞穗證券高級經濟學家Norio Miyagawa認為:「市場情緒改善是導致消費復甦的最主要因素。」

「安倍經濟學」是指日本首相安倍去年12月上任後打出的政策組合拳,他承諾把日本經濟帶出持續15年之久的通貨緊縮。自那以後,安倍政府出台了13.1萬億(兆)日圓(1,310億美元)的支出措施,並由新任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推出超寬鬆貨幣政策提振經濟,冀望兩年內通過大舉購買國債使通貨膨脹率達到2%。

日本央行大膽寬鬆 辯稱:日本股市不是泡沫

日本央行計劃將貨幣基礎擴大二倍,給經濟體提供現金流,日圓兌美元已因此在今年貶值了16%,兌歐元貶值了14%,是彭博社追蹤的16個主要貨幣中貶值最多的。

同時期,日經225指數攀升45%,較美股標普500指數的增長超過一倍。週三(15日),日經指數上漲2.3%至15,096.03,創2007年12月28日以來最高記錄。

黑田東彥在接受議院預算委員會質詢時表示:日本股市不是泡沫。他解釋說,消費者預期更高的通脹即將到來,可能會加速購買耐用商品,加速住房投資。

結構性問題未解決 隱憂仍在

日元走弱導致較高的進口價格,特別是食品和燃料這樣的必需品。使日本擔憂經濟增長受困於「成本推動」的通脹,與需求驅動的通脹願望相違。

與此同時,債券利率上升。10年期的政府債券殖利率出現近10年來首次上升,直到日本央行宣佈注入2.8萬億(兆)日圓(約270億美元)。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除非安倍兌現所謂的增長戰略的「第三箭」,以解決日本經濟根深蒂固的結構性問題,否則當前的增長動能是難以為繼的。

相對於GDP的樂觀數據,企業投資連續第五季下滑。企業投資普遍被視為支撐復甦的關鍵因素。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Hideo Kumano)表示,不能相信的太早,只有在更多跡象表明日本企業的創新和投資增多的情況下,日本經濟的增長潛力才可能提升。

日本西部Uozu工商會會長Kiyoshi Naganuma表示,但願最壞的日子已經結束。如果工資仍沒有提高,物價再因為日圓貶值而上升,情況會變得更糟。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簽漁協  安倍稱台是重要夥伴
安倍晤凱瑞  籲北韓自制
拼經濟  安倍內閣支持率再升
安倍再拼經濟  促發揮女性力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