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誠牛津演講:不能寄望於中共

人氣 5

【大紀元2013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景行英國報導)5月21日下午,來英國推動「阻止惡吏入境」法案的陳光誠到訪牛津,在著名學生社團「牛津辯論社」(Oxford Union)舉行了一場公開演講。包括不少華人在內的200多名牛津大學師生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的到來。 陳光誠在演講中表示,中國未來發生變化已是必然,沒有任何懸念,而此變化何時完成則就取決於大家努力的程度。

陳光誠在演講中表示:「失去正當性,失去道義和合法性支持的獨裁政權是沒有甚麼值得畏懼的,它們已經是無源之水。」

他也指出,近一、二十年以來,民主國家在與獨裁政權之間的交往中始終處於一種被動的局面。獨裁國家用經濟大棒來脅持民主,使民主國家向它們妥協。民主國家的政客往往不能在人權問題上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他們過分注重貿易,眼光最多看到四年或者八年。

陳光誠的演講比較簡短,用了大部份時間與來賓互動。在回答提問時,他表示:「近幾年中國公民意識迅速覺醒,越來越強烈,讓共產黨如坐針氈,但外界對此還沒有足夠認識到。維穩經費已超過7千億,比軍費開支還高,已經說明它們已經非常非常恐慌。」

陳光誠表示,新一屆的中共領導人並不會帶來甚麼新的希望,他們其實就是舊體制的延續。勞教制度還沒有取消,更黑的刑事訴訟法第73條已經出台了。73條規定中共當權者可以任意抓捕民主人士並拘禁,半年內無需通知律師和家屬。不僅如此,剛剛曝光的「七不講」和「九號文件」更顯示中共並沒有改革的意願。陳光誠問道:「 我想我們還要對他們抱任何希望嗎?」

陳光誠說:「我相信,中國的網絡柏林牆被中國人推倒的話,中國的黎明就很近了。我也相信,我們一起努力,這個柏林牆是不堪一擊的。」

對於陳光誠所指出的民主國家因為利益考量而在人權問題上的軟化表現,與會人士提出,若把人權放在首位,是否會使西方國家失去貿易機會。他回答說:「首先,堅持民權原則是為自己的國家負責任,這是每個民主國家民眾的要求,是普世價值。像德國、荷蘭這些長期堅持人權一貫原則的國家,反而經濟是好的。而且它們的貿易呢,仔細看看,受到多大影響嗎?其實挺好的。相反,它們把貿易的大棒一揮,你就趕緊跪下來求饒的那些國家,那大棒是越來越好使,它們是不斷地使。大家可以去做一下對比。」

還有與會者問香港人怎樣幫助內地民眾爭取民主。陳光誠說,香港自由媒體對大陸事務的關注已起到重大的監督作用。「我希望香港的學生和市民,對中國民間發生的事情多多關注。」

一位西方女士說,知道殘疾人在中國的生活往往非常困難,你從哪裏獲得的力量?陳光誠答道:「我就是相信人類的善良,我也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這樣一個道義,就是『邪不壓正』的道理。事實也是這樣,每年中共花一千多萬對我家實施迫害,今天我在這裏跟大家交流,這不是最好的證明嗎?謝謝大家的努力,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

最後陳光誠以這樣兩句話結束他的發言:「墨子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人最大的智慧莫過於『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我知道英國好幾任首相都是從牛津走出去的,我希望將來你們也能記住這句話。還有一句話是:我想將來評價一個大學,要看這個大學對於原則是否堅持,學術需要骨頭。」

在演講會後,陳光誠告訴記者,他在美國國會所推動的「限制惡吏入境」的法案,美國已經通過,並且要求執行了。他表示,歐洲議會和英國政府也對此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相關新聞
菲律賓警告:仁愛礁爭端恐引發地區衝突
國際特赦:Shein潛在IPO將損害倫敦證交所名聲
歐盟高層對新任領導人名單達成一致
擔心美國制裁 中國銀行暫停與俄羅斯實體合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