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像技術提早發現多發性硬化症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6月15日訊】 卑詩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磁共振成像(MRI)技術,可檢測到患者身上出現的細微的病變,從而提早發現多發性硬化症(MS)跡象,對臨床檢測及治療這種疾病提供了一個更強大的工具。
  
該技術是針對電磁共振成像掃瞄儀收集到的電磁波的頻率進行分析,而不是分析電磁波的大小。雖然長期以來,分析每秒鐘電磁波的數量,被認為是檢測組織結構的變化更靈敏的方法,為創建可使用的圖像所需的數學運算已證明是很難的。
  
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是由於人的免疫細胞攻擊神經纖維周圍的髓鞘造成的。髓鞘擊穿阻礙電信號在神經元之間的傳輸,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症狀,包括麻木或無力,視力減退,震顫,頭暈和疲勞。
  
卑詩大學MRI研究中心的放射學助理教授亞歷山大‧勞捨爾(Alexander Rauscher),和研究生Vanessa Wiggermann,及卑詩大學醫院多發性硬化症診所神經內科主任兼副教授Anthony Traboulsee,一起將這一新技術應用到20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身上,對他們進行半年的治療,每月掃瞄一次,使用常規的MRI和新的頻率研究方法。
  
常規MRI掃瞄一旦發現髓鞘病變產生的疤痕,勞捨爾和他的同事們即與他們之前測試到的電磁波頻率圖像進行對比,找到那些病變的確切位置。他們發現頻率發生了變化,表明出現了組織損傷。而這比常規掃瞄探測到的病變至少提前兩個月。◇

責任編輯:何堅

相關新聞
本拿比舉行脫帽節歡樂派對 商家感恩回饋社區
【專訪】歷史學家何曉清:以真相抗衡極權
「為勇氣而行」慈善籌款將於6月2日舉行
卑詩交通運輸年度論壇聚焦基礎設施興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