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央行安撫未阻中國股市下跌 投資者套現銀行股

【大紀元2013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儘管中國央行努力安撫風聲鶴唳的金融市場,但投資者保持警惕,繼續擔憂銀行系統的流動性緊縮,中國股市週三衝高回落。基準上海綜合指數收低0.4%,至1951.50,這是自從2009年1月16日以來的新低。深圳綜合指數漲2.5%至901.72點。

格林威治時間7:35分,七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7.30%,比週二收盤時的7.44%下降。

華日:流動性狀況不確定 投資者仍然擔憂

《華爾街日報》6月26日報導引述浙商證券分析師王偉俊表示:「中國央行的聲明大多數體現在昨日的反彈當中。由於這個月剩餘日子流動性狀況的不確定性,大多數投資者仍選擇套現。」

在週二晚間的聲明當中,中國央行說,它最近幾天已經注資給某些金融機構以提高它們的流動性,並說它在未來可能做出類似的行動。雖然語焉不詳,這個聲明是官方首次承認央行對於攪擾全球投資者神經的中國銀行現金短缺做出反應。

然而,王偉俊說,人們不太可能在近期內看到股市急劇的復甦,損害可能在一天內造成,但是市場可能需要漫長的時間來完全恢復。

投資者套現銀行股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儘管目前估值便宜,「重量級銀行仍然處於壓力之下。投資者擔憂金融風險,擔憂是否有更多的問題從銀行系統浮現。」證券分析師張宇恆說。

投資者轉向初創公司股票,隨著最近的流動性危機表明當局決心進行中國經濟的結構改革,從中初創公司可能受益,張宇恆說。

投資者繼續套現銀行股,儘管幾家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採取行動安撫市場,發佈聲明說它們有充足的流動性以及它們沒有支付困難和違約問題。

中國民生銀行本週處於大量拋售壓力之下,週二在聲明中稱,它的流動性管理正常,在票據或理財產品上並沒有發生任何違約。然而,中國民生股票仍然收低1.9%至8.28元。興業銀行收低0.1%至13.92元,交通銀行收低1.5%至4.00元。

保險公司也下跌。平安保險收低0.3%至34.52元,中國人壽收低2.4%至13.41元。

路透社:央行有望堅持緊縮政策

路透社6月26日報導說,由於央行承諾防止信貸緊縮,在數日的動盪之後,中國金融市場週三冷靜下來,但是隨著投資者準備迎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加嚴峻的情形,股市仍然掙扎。

中國央行週二晚間說,它已經幫助一些銀行並且準備再次行動。但是,它也堅持它的收緊市場狀況的立場,隨著它尋求遏制急劇的非正規借貸增長。

央行希望遏制流入中國的巨大「影子」金融系統的資金,這些資金促進了房地產和股市投機,並試圖推動資金進入更具生產力的經濟領域以確保更持續的增長。

但是它允許短期借貸成本在上週飆升到非凡的水平,這加劇了人們對於臨時緊縮可能演變成一個持久的信貸緊縮的擔憂。

「市場情緒顯然改善了一些,但是央行仍然有望堅持相對偏緊的流動性政策。」上海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的交易員說。

央行重申它對於銀行的警告,說它們需要更好的管理它們的現金並少一些依賴短期借貸,並說預計將有更加嚴厲的商業環境和可能更加緩慢的經濟增長。

中國股市依然萎靡

路透社報導說,雖然大多數亞洲股市從美國令人鼓舞的經濟數據和央行的安撫當中尋得一些安慰,從四天連續下跌中反彈,但是中國股市仍然難以找到牽引力。

滬深300指數在下跌1.5%之後回升,最後收漲0.1%,但是上海交易所的金融分類指數下跌1%。

中國股市從四月份的峰值下跌超過20%,在過去一週下跌大約10%。

貨幣市場經銷商鬆了一口氣,因為一個全面爆發的市場凍結似乎已經避免,但是說資金流動暗示現金將維持緊張,直到七月中旬。

寬鬆信貸終結

路透社報導說,幾名經濟學家從長期的眼光來看,稱一波市場動盪和可能的經濟放緩是值得嚐試的冒險。

幾十年來,中國迅速的上升是由出口和巨大的投資驅動,而後者是由廉價的,垂手可得的信貸,包括全球金融危機當中龐大的2008~2009年刺激方案所推動。

但是隨著中國債務水平繼續膨脹,以及越來越多的債務數量進入影子銀行系統,新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努力地冷卻借貸。

央行的言論和行動讓越來越多的分析家相信,雖然最嚴重的信貸緊縮情形和銀行危機似乎還很遙遠,但是由廉價信貸驅動的快速增長已經結束了。

野村證券分析師在報告中說:「政策立場可能將保持緊張。聲明暗示央行將堅持『謹慎的貨幣政策』,這暗示信貸增長將在短期內繼續下滑。」

國有銀行也出一身冷汗

路透社報導說,雖然北京因為抵制不顧一切代價追求增長而贏得掌聲,但是它的不透明決策和溝通令市場參與者感到挫折和困惑。

中國工商銀行的董事長姜建清對路透社談及過去幾天的經歷,以罕見的坦率表達這種挫折感。

「我們希望在未來,政策預期可以更加清晰。」姜建清說。

姜建清還說:「這將幫助我們更好的更加深入的瞭解整個市場情況。這些天來,即使對於我們,我們真正有點緊張。」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華爾街日報:中共當局警告地方政府財政
英媒:中國銀行推遲地方政府3/4到期債務
聯合國制裁後北韓轉移中國銀行帳戶存款
中國銀行表面利潤高 實則運營不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