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美股牛市論者和熊市論者各執一辭

人氣 1
標籤: , ,

【大紀元2013年06月29日訊】美國股市週五(28日)收盤後,為第二季 畫下了句點,三大股指錄得2%-5%漲幅。不過,這個六月確實難熬。單看六月表現,股指下滑約1 %,是今年唯一一個下滑的月份。至於上半年的表現,三大股指的漲幅為12-14%。

這些天來的市場動盪,投資者擔心美聯儲結束購債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同時擔心中國的信貸緊縮。

雖然市場暫且恢復平靜,此前的狂風暴雨讓投資者們紛紛猜測股市未來的走向。

牛市投資者樂觀地認為,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是股市繼續恢復的原因。與此同時,賣空者們則擔心寬鬆政策退市後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可能無法持續增長勢頭。

樂觀的牛市投資者看法

巴隆資本(Baron Capital)首席執行官巴隆(Ron Baron)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表示,不需用心因美聯儲縮減購債計畫的評論而引發的股市忽起忽落。巴隆是一名堅信「買入並持有」投資方式的億萬富翁。他不認為目前的市場動盪將持續很長時間。他將市場動盪歸咎於電腦高頻交易和股票交易員們。

他認為,一些交易員對美國在2007年時瀕臨蕭條邊緣記憶猶新,從而容易跌入恐懼之中。

巴隆稱:「從長遠來看,我認為股市將會以每年7%的速度增長。」這個增長速度與整體經濟增長速度相同(未經過通脹因素調整)。他表示股市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持平一直是市場常規,而且不應會改變。

對沖基金阿帕盧薩馬管理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負責人泰珀(David Tepper)也表示,美聯儲削減債券購買計畫可能是好消息。

他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所有市場上的擔心是因為美聯儲認為經濟在未來會更加強勁。債券市場關心的是市場實力。如果市場實力健康,10期年債券收益率會是2.4%甚至3%。我認為當塵埃落定之後,股市仍是有利可圖的投資領域。」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執行長高曼(James Gorman)也表示,股票拋售是一種過度反應。

他表示,美國經濟復甦是真實的,而伯南克有關可能在2013年晚些時候縮小寬鬆政策規模的言論是承認這點的。他認為,現在不是應對股市產生恐懼的時候。股市在恢復正常之前必須通過一系列障礙,而目前投資者面臨的是最後一個。

悲觀的熊市投資者看法

海風資產管理公司(Seabreeze Partners)的卡斯(Doug Kass)向CNBC表示,量化寬鬆政策已讓市場「對海洛因上癮」。他說:「現在,在削減債券購買之前,市場很快將變為對(代替海洛因的)美沙酮(methadone)鎮痛劑上癮。但問題是對鎮痛劑上癮者很多時候重拾毒癮。」他認為量化寬鬆政策從一開始就是「錯誤解藥」。

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沃斯(Carter Worth)表示,從技術面分析來看,股市將走低3%至5%。他認為,一旦跌幅超過5%,股市會進一步下跌。

《股市榮枯及厄運報告》(The Gloom Boom & Doom Report)的編輯麥嘉華(Marc Faber)向CNBC表示,股市還有很多繼續下跌的空間。與此同時,中國形勢也極有可能攪擾歐美市場。

麥嘉華說:「中國經濟比官方統計資料所顯示的要弱很多。我的觀點是,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在每年4%左右,而且如沒有巨大信貸擴張,中國經濟可能一點都沒有增長。」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五月清倉離場──在市場波動時降低風險
專家:美股持續上漲的幾個背後因素
牛市可以長時間持續 但並非永遠
做假賬誤導投資者 中國高速頻道被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