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搶錢 各界聚焦大陸「營改增」8月啟動

人氣 8

【大紀元2013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綜合報導)大陸8月1日實施財稅「營改增」。中共官媒「經濟參考報」今天透露「營改增」將涉及改變中央和地方稅收分配,稱它改變政府稅收的「大帳」,也改寫每一個涉及企業的「小帳」。台灣多家報紙以「『營改增』上路 中央地方搶錢」的標題報導了這個新聞。

目前,大陸經濟陷入困局,同時總額3.49萬億元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將在未來三年內到期,稅收是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收入途徑,「營改增」此時上路,引發各界關注中央與地方稅收將如何分配。

地方原營業稅稅收五分之四將被中央劃走

營業稅和增值稅是大陸兩大主要稅種,營業稅作為地方第一大稅種,由地稅徵收,並且不與中央進行分成。增值稅由國稅徵收,歸中央支配。「營改增」意思是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

目前,大陸有12個省市的逾100萬戶企業納入「營改增」試點1200億元。「營改增」今年8月將全面實施,範圍擴大至廣播影視服務業。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目前在試點地區,「營改增」後的增值稅收入仍全部留歸地方,但商品環節的增值稅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分配比例是75%和25%。據測算,若「營改增」全面鋪開,增值稅分成比例不變,地方原營業稅稅收的五分之四將被中央劃走,這時地方財政將面臨巨大問題。

中共地方政府巨大債務已引起強烈關注。有銀監會高層人士表示,目前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餘額9.3萬億元,超過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的1.5倍;截至2012年末,共有3.49萬億元貸款將在未來三年內到期。中共地方政府借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之名,進一步膨脹地方政府性債務。據統計,2013年第一季度,中共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資公司發售了2830億元人民幣債券,同比增長一倍多。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分析,目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約為53%,但全國財政支出中,地方政府的支出占比約85%。這導致了地方政府30%的支出來自中央的轉移支付和各種不規範融資負債,也就是說,地王頻出的土地財政怪圈與中央和地方的稅收分成息息相關。

巴克萊報告:經濟成長率恐降至3%

《中央社》援引巴克萊發表報告指出,按目前趨勢,大陸經濟可能「臨時硬著陸」,未來2、3年某季經濟成長率恐降至3%。大陸經濟波動相對較大的經濟週期,未來可能將成為經濟的常態。

《華盛頓郵報》報導說,不久前中共財政部長樓繼偉稱,中國今年的增長目標是7%,但是一天之內,中共國家媒體刪除原先報導的引述。

隨後中共對外公佈的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速是7.5%。不過北京大學金融教授Michael Pettis說,「去年經濟官方增長速度是7.8%,但是共識是,它可能接近5.5%,甚至連這個都誇大了。」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前巴克萊亞洲首席經濟學家的黃益平說,大陸過去是「保增長」,是以舉國體制來實現。

Pettis表示,如果當局要重新平衡經濟,增長速度可能大幅下跌到3%或4%。

房地產泡沫和地方債務成為經濟危機爆發觸點

據福布斯中文網引述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的話,經濟危機更可能在兩到三年內全面爆發。其中,最大的風險點將來自房地產市場。信貸餘額當中30%是房地產,一旦房地產價格下跌,尤其是缺乏購買力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全線下跌,對銀行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都將造成巨大衝擊。

另一重大風險,不少地方政府資不抵債,名義上已經破產,一旦新錢還不上舊錢,將引發債務危機。

去年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佐軍的一份內部報告中說,十二五期間可能要發生一場經濟危機。經濟方面的原因引發這場危機爆發的可能性有兩個,一個是房地產泡沫破滅,另一個是地方債務危機。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彭博:中國經濟依賴政治 北京必須還權與人民
中共崩潰先兆 精英財富出逃 留廢墟給後代
華日:經濟放緩  中共的底線在哪裡?
IMF報告:中國經濟越來越脆弱 難以改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