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的婚戀

笑梅

人氣 36
標籤: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一位名叫老高的同事,是個工程師,少言寡語的,人很好。老高在四十歲時喪妻,拋下一對長子幼女,著實可憐,大家都想幫他再找個伴兒。

有一天,我被處長找去了,正是為老高的事兒。原來他給老高介紹了一位女士,人也年輕,沒有孩子,可是老高的答覆是:「人家年紀輕輕的,別耽誤了人家。」搞得處長一頭霧水,「他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所以就想讓我暗中瞭解一下老高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因為我們在一起工作,比較瞭解。我不得不去問老高,你到底是願意還是不願意?總得說個明白話吧,要得罪了處長,那可划不來。

悶了半天,他說話了,他的話是我萬萬沒想到的,也覺得有點兒不可理喻。

他說:「這話我只對你一人說,不許告訴別人。我愛人臨走的時候對我說過一句話,她說,她死後,過三年我才能再找,不然的話,對她對我都不好。我答應了她,所以我就不能改變,我必須等三年。」

我有點不明白,人快不行的時候說的話,也未必當真,何況,他一個男人家帶著二個孩子怎麼過呀。老高可能看出了我的疑惑,就解釋說:「你不知道,我這輩子都對不起她呀。我們結婚的時候,我十二歲,她二十歲,大我八歲,她像是母親一樣為我操勞,忙裡忙外,供我讀書,為我生孩子。我覺得這個婚姻對她太不公平了,無論如何,我不能讓她傷心。」

聽了老高的話,我十分感動,世上還有這麼重情義的人!一晃幾年過去了,這期間,至於是不是還有人為他說媒,他又是怎麼跟人家解釋的,我也不清楚。反正,他還是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過。有一天,老高終於病倒了,去醫院做手術,是胃切除術。這個時候,我意識到他真需要有個人照顧了,而且也已經過去三年了,我心裡尋思著想為他物色一個合適的。

也是天隨人願,正巧,我的鄰居華師傅一家人特別好,我們二家人的關係也是像一家人一樣。華師傅的妹妹是個老師(以後咱就叫她華老師吧),她的原配丈夫也是位老師,文革中,因受不了迫害自殺了,二個人感情非常好;第二個丈夫是個工程師,他們感情也很好,不幸的是,又因病去世了。現在她一個人和第二個丈夫帶來的三個孩子過活。

這位華老師中等個兒,人很文雅,有一雙大眼睛,非常懂事理,為人師表嘛。我覺得和老高挺般配,於是就和華師傅二口把老高的情況講了,他們一聽,對我說:「我們信任你,既然這是你瞭解的人,一定錯不了,只要人心好,其他的都不在乎。這樣吧,定個時間讓他們見見面,看有沒有緣份。」

沒想到這位華老師在第一次見面時就提出了條件。她說要等她丈夫的三個孩子都成家之後才能和老高結婚。要是一般人誰能接受得了啊?誰知道這三個孩子什麼時候能成家呀,那得等多久?要換別人一想,你這不是騙人嗎?你這三個孩子要是順順當當都能成家也行,要是萬一有個不想成家的呢?再說,這孩子又不是你的,幹嘛這麼上心哪?可是老高就痛痛快快答應了。

原來華老師這個條件是有原因的,她說,丈夫臨死時給她留下一筆錢,她想把這錢都用在他的三個孩子身上,把孩子們都打發了,也對死去的丈夫有個交待。然後,再辦自己的事。老高一聽,覺得華老師可真仁義,所以根本不在乎等到什麼時候,就憑這顆心,等多久也值!

還好,老天不負有心人,才不過二三年的工夫,三個孩子都順順當當的成了家,娶的娶,嫁的嫁。等一切都辦妥當了,老高和華老師這對有情人也成了眷屬。結婚之後,老高整個就像變了人一樣,精神著呢,原來生活樸素極了,吃穿都不講究,現在經華老師一打扮,裡裡外外都大變樣了。華老師不光對老高好,對婆婆、老高的孩子都像自己的親人一樣細心照顧。

這兩個人職業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可是他們都有著慈善無私的心,對人守信用。如果他們其中的一個達不到這個境界,這個婚姻也成不了。感情這個東西是靠不住的,只有人的內心才是最可靠的。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懂得感恩,做事自然也會為對方著想,如果二個人都這樣,那麼這一定是一對長久恩愛的夫妻!

人守信用,品德高尚,才值得對方留戀,婚姻是一個形式,如果沒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也就是沒有恩愛的內涵在裡面,它也只是個形式而已。不管老高也好,華老師也好,他們都是守信用的人,重情義的人,所以他們在一起一定是幸福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