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骨鬆防治有成 台老人骨折率略降

徐翠玲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骨鬆症占亞洲第一,由於推行骨鬆防治,從1999~2012年間,65歲以上髖部骨折住院率每年下降2.7%,75歲以上更減少到6.1%。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長暨內科部教授蔡克嵩指出,骨折率下降是好事,但近10年50歲以上人口增加已達到6百多萬人,老年人口增加比骨折率減少還快,骨折病人每年還是越來越多,更須加強防治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

台大醫院骨科部教授楊榮森表示,罹患骨鬆症最重要是防骨折,有治療就能避免。發生骨折之人很容易再有第二、三次骨折,骨折之後保健最重要,包括維他命D與鈣攝取是否足夠,有沒有防跌倒。另外應做目標族群管理,如台大醫院由護理師追蹤骨折病人,骨折率減少達50%以上。骨折死亡率比乳癌、腦中風還高,值得重視。

「骨鬆症是瘦子病。」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有名模身材BMI卻只有18,未來可能會得骨質疏鬆。他建議,不要過瘦或過胖,維持正常體態最佳,BMI最好介於18~24正常值。

詹鼎正說,發生過一次骨折,第二次骨折不會是同一個地方,例如:第一次發生壓迫性骨折的脊椎部位,其上下左右骨頭差不多有4倍機率再骨折,髖關節則是2倍左右。由於骨鬆藥物可降低40%骨折風險,強烈建議第一次骨折病人應使用藥物治療並做骨質密度測量等。

蔡克嵩表示,已經發生過大腿骨或龍骨骨折病人,如果追蹤期不好好用藥,未來3~5年之內再骨折率達8%,做了治療就能降到5%左右,長期有效率的治療是很重要一件事。骨鬆學會希望推動類似糖尿病個案管理制度,讓骨鬆或骨折病人能透過個案管理方式,長期穩定接受正確藥物治療。◇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