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偵探式反腐」背後的無奈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8月08日訊】「法官集體買春」事件曝光後,爆料人老陳(他在接受採訪時的自稱)也隨之成了眾人的關注物件,質疑者固然有之,但好評者顯然更多!有人稱他是「上海人的英雄,上訪戶的楷模,把這些毒瘤給剷除了」,有人建議「該獎勵100萬」,有人甚至贊他為「人民英雄,中國的脊樑!」

不過,面對一片讚譽之聲,老陳本人倒清醒得很,他一板一眼的對媒體表示,不希望別人效仿他的道路:「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被逼到走投無路的上訪人。」

這番話並非他的自謙,一旦你瞭解了老陳「非典型式復仇」的來龍去脈,你自然就會明白這是句不含水分的大實話。

那麼,老陳究竟是怎麼被逼上梁山的呢?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事情起源於5年前的一場官司。

2008年,經營快捷酒店的老陳,在妻子介紹下,認識了工程商顧相國。顧承接了老陳的酒店裝修工程。兩人口頭約定工程款為500萬,但後來顧竟索要1100萬。最後,雙方只好對簿公堂,但閘北區法院卻判老陳敗訴,並需支付顧工程款720萬元。

老陳不服上訴,但上海高院維持原判。法院緊接著查封了他兩個公司的帳號和納稅帳號,還對其實施限高令,「員工工資都發不下來,員工沒飯吃,真逼得我沒辦法」。

申訴無果後,2012年,老陳被迫賣樓還債,支付給顧720萬。

然而,他並不服氣,他認為法院判決明顯不公。他回想起來,以前和顧喝酒時,對方曾向他吹噓「我在高院有親戚,什麼事情都能擺平」。老陳懷疑,正是因為這種特殊關係,他才難以翻案。

於是,老陳帶著40多員工開始四處上訪。他找人寫了訴狀,向上海多個部門投遞,但「打不出一點浪花」。無奈下,他決定進京告狀。

身為民營老闆的老陳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淪為訪民。2012年冬天,他第一次前往北京,出發前他特意打扮一番,西裝革履,胸前還佩戴一個閃亮的泰國佛像。他想與其他上訪者不一樣。

他前後6次前往北京,兩次還帶了40多名員工以壯聲勢。誰知,他把材料一次次遞進國家信訪局、政法委、最高院的視窗,皆石沉大海。他說,有一次北京冬天刮大風,他站在寒風中才明白,他和其他蓬頭垢面的上訪者其實沒什麼不同。

身為民營老闆的尊嚴,讓老陳不屑和其他訪民一樣鬧著去跳樓,或者拿刀抱炸彈傷害無辜的人,「丟不起那人,而且最後自己的命也搭上,死個白死」。

無奈之下,老陳只好決定以非正常的方式進行復仇。

「打蛇打七寸,要想翻我的案,就要掀掉他的後臺。」2013年新年,老陳開始跟蹤顧相國。很快,他便發現顧相國媳婦的堂兄正是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長趙明華。從此,老陳便把趙明華鎖定為監控對象,這才有了此後長達半年的偵探辦案般的傳奇調查,直至上網曝光,仇人垮臺。

試想,如果老陳打官司時沒被人坑,或者即使被坑了在後來上訴上訪的維權過程能如願的討回公道,還會有後面偵探片般吸引人眼球的傳奇故事嗎?當然不會。但不幸現實卻是反過來的——在所有正常管道都走不通的情況下,老陳終於不得已變身成了一名「破案」的「偵探」,上演了一場「偵探式的反腐」好戲。

就事情的起因而言,老陳的復仇故事與陳水總冀中星等人的故事有區別嗎?其實一點區別都沒有,不同之處僅僅在於他們最後選擇了不一樣的手段。事情正如網友們所評論的那樣,「法院的腐敗不是一天二天了,吃了原告吃被告,這就是當今法官隊伍的真實寫照。老百姓是走投無路了,有理沒處說,對這樣的官員就只能採取這種方式了。」「在現今社會裏,要想維護自己的權利,恐怕只有採取這樣的形式了。與強權鬥爭,強攻是贏不了的,只能智取。」「這都是被逼出來的無奈之舉!」

從「都是被逼出來的」的這個角度看,「偵探式反腐」更值得關注的恐怕還不是法官的私德腐敗,而是事情背後的司法不公和維權無門。在當下中國,連老陳這樣曾經擁有上億資產的民營老闆都難以保障自己的權利,底層平民的悲催不幸就更可想而知了!

相關新聞
袁斌:房產擂臺賽
袁斌:一個草民的絕望之路
法新社:上海四法官被曝招妓  遭調查停職
江澤民曾公款嫖妓 法官招嫖事件或致滬官場大地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