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統手作月餅 「家」味傳遞人情味

全家齊心 明星周潤發都來幫襯

人氣 104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文君香港報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亦是「人月兩團圓」的日子,充滿著「家」的溫情。中秋吃月餅乃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近年隨著機械化和連鎖店的創立,古早味手作月餅已愈加買少見少了。相對量產者更顯出「居家味」和「人情味」。

兄弟同心 延續「顧客情」「員工情」

在香港,手作月餅的餅家已屈指可數,而位於深水埗南昌街197號的「八仙餅家」則因矜貴和牌子老而門庭若市。有近50年歷史,由父親張祥1966年創業到現在的三兄弟打理,已經是第二代經營了。

八仙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記者昨天在八仙餅家巧遇二掌櫃張子昌先生。敦厚的子昌溫文爾雅,一邊忙著入貨、收錢,一邊和記者娓娓道來家中歷史。原來「八仙酒家」的名稱是由當初八個股東而來。由1979年八仙大茶樓結業後搬到深水埗現在的地址,子昌說,父親做到80歲後,交由大哥接手,三個兄弟一起打理,希望能將家族生意延續下去。

八仙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他說,手作月餅最難的是找師傅。現在的師傅從開始經營到現在50年,已經80歲了,「現在誰還會學手作月餅呢?如果將來失業他們會難以找到第二份工。」不過子昌笑著說,「都有找到,老師傅在教。實在找不到?大哥做嘍!」從子昌的語氣中,聽得出對大哥的信賴和尊重。他說三兄弟從小都在店裏幫手,只是大哥更悉得父親真傳,他和弟弟則是專業人士,得閒來舖頭幫手。
八仙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為什麼堅持手作月餅呢?子昌說,每一年都有街坊甚至山長水遠搭車過來的舊客幫襯,想不賣都不行,「為啥呢?為了能延續一份人情味吧!每年都能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自己也開心,也是為了能維持住一個『顧客情』!而有些員工有的已經在這裏做了10年啦,如果我們不做,以他們的年齡出去找工作會很難,也是為了能維持一個『員工情』吧。」

傾談間,一位姓戴的先生熱情地大聲說,自己從大埔墟來,每年都買6盒最愛的五仁咸月送贈親友,今年失業,只能買三盒了。

一位姓戴的先生(中)熱情地大聲說,自己從大埔墟來,每年都買6盒最愛的五仁咸月送贈親友,今年失業,只能買三盒了。(宋祥龍/大紀元)

為何手作月餅如此手歡迎呢?子昌解釋道,機器作的餡料客可能會更細膩均勻,但口感不會有變化,手做的顆粒大小不均,會有一種層次感,同時餡料不會像機壓的那麼實,會更好吃。

全家齊心 明星周潤發都來幫襯

記者慕名而至另一個手作餅家,原來周潤發等多位明星都來幫襯過呢!位於深水埗北河街68號的「生隆餅家」,58歲的黃生已經經營32年了。和太太及兩個兒子,全家一起,裏面做,外面賣,想不新鮮都難。

生隆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黃生老實隨和,老闆娘幽默開朗,笑聲不斷,雖然兩個兒子不多言語,但看起來都滿帥氣能幹的。哥哥說,他做批發餅的工作,平時少在家,中秋時家裏忙,回來幫下手。多數是28歲的弟弟在家做。

聽說周潤發都來幫襯呵?!老闆謙虛地說:「是他經過有來買啦。」(還有什麼明星來過呢?)老闆娘笑著說,「羅嘉良、金剛、小儀、狄易達,有的不知道叫什麼名。」有員工說:「金剛和小儀還來拍過電視呢!」

生隆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這裏的月餅和外面的有什麼不同呢?正在做五仁月餅的黃生說:「裏面的杏仁、欖仁、芝麻、瓜子、核桃,全部都是去皮後炒香再做的。如果不去皮,會有苦味。」他說,油要用正宗的花生油,不僅少油少糖,連麵粉都有講,要美國頂級牌低筋麵粉。難怪,連日本、東南亞、台灣及大陸等地的遊客都會慕名而至呢。其實,平時的白糖糕、鉢仔糕、燒餅等中式唐餅都已經叫人絡繹不絕了。
生隆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不過,16年前剛搬到這個地方的3萬租金,到時下的6萬租金,加上要請3、4個員工,以及原材料不停漲價等原因,老闆娘說,會想做下去,但都挺難的。@
生隆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生隆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生隆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生隆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八仙餅家的月餅採用傳統手工製作。(宋祥龍/大紀元)

相關新聞
中秋節 多倫多港人反國民教育
廖碧兒大派月餅  探訪獨居長者
月餅戰開打  港美心攻台市場
港台習俗不同 陳慧琳想帶兒子做月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