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隱秘的暴利行業:珍稀動物標本製作

人氣 165

【大紀元2013年09月17日訊】(自由亞洲)珍稀動物標本的製作和銷售本應服務於科研和教學,但是在中國大陸,珍稀動物標本買賣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與此同時,百本保存博物館卻日漸凋零。

廣州的《南方週末》日前報導,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間,英國一家獨立環保組織環境調查署EIA在中國就虎皮貿易進行了一系列調查,他們發現,在安徽巢湖市的夏峰工藝標本廠,原本被許可用作標本的老虎皮,現在被製成豪華皮毯待售。而河北省北戴河秦皇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標本廠,大多數加工的虎皮,並不是只提供給科研和教學用,而是大量賣給富人。僅2012年上半年,就賣出了5張虎皮,均以豪華皮毯的形式出售——所有的出售標本都配有國家的標本收藏證書。

總部在美國的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駐中國代表葛銳對此表示,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珍稀動物標本的公司往往打著保護瀕危動物的旗號:

「說是從中國養虎場和養熊場得到的虎皮和熊皮,做成標本,這種做法其實是違法的。但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對這種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買這種標本的人都是土財主,是有錢有勢卻沒有教養的人。珍稀動物標本銷售有暴利,這也是政府主管部門沒有嚴肅處理的一個原因。」

《南方週末》的報導還說,福建省南平刀霞生物(標本)公司公開地向私人收藏者兜售老虎標本,該公司上海辦事處的負責人在電話裡竭力推薦自己的其它物品說,「大象也可以,大象有辟邪的作用。」

在中國大陸,近乎公開地向私人收藏者兜售老虎標本的,不止這一家。在福建、安徽等地,標本商家在接受媒體記者諮詢時說,大多數獲得國家林業局批准的標本加工企業均明確表示,可以銷售珍稀動物標本。

動物保護人士葛瑞認為,銷售稀有動物標本會對野生動物帶來負面影響:

「因為儘管這些動物標本有些是用人工飼養的動物製作的,但是你做成標本,無論是虎皮標本還是虎骨酒,都會給使用野生動物製品推波助瀾,會刺激消費。本來很多人沒有這個需求,沒有這個願望,現在看到有權的人這麼做,其他人也會跟著學。結果是讓人們覺得使用野生動物製品是合法的。」

原本用於科學研究或教學之目的的動物標本,孕育了一個巨大的暴利零售市場。《南方週末》報導說,這是一本萬利的生意。知情者說,以虎皮為例,一隻東北虎從動物園出讓時,往往只要五六萬元。一旦加工成虎皮標本,可賣出35萬到60萬元之間的價格。而華南虎的虎皮,由於稀缺,則在60萬元之內;製成標本成品,可達300萬元以上。對於熱愛收藏的富豪而言,這些珍稀瀕危動物標本都擁有一張合法的身份證:中國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專用標識。

保護瀕危動物,中國人有推卸不了的責任,葛瑞表示,

「其實對珍稀動物的威脅,中國人有一個深刻的教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藏羚羊遭到大規模獵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市場對藏羚羊羊毛披肩的大量需求。後來在各國政府的干預下,西方藏羚羊羊毛披肩市場大幅度萎縮,中國的藏羚羊才避免了滅絕的境地。」

報導還說,在動物標本收藏繁榮的背後,真正用於科研教學的高校標本館卻陷入集體困境。如武漢大學動物標本館就因為缺錢,標本保護舉步維艱。動物保護人士葛瑞建議,中國政府制定法規,嚴格禁止銷售野生動物標本。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大陸煤炭暴利終結 超百億涉煤信託風險陡增
揭秘中國醫院最暴利行業 恐怖內幕被掩蓋
中國18大暴利行業 銀行業居首 利潤恐怖
夜市老闆摔死貓  下跪求原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