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創技術 谷歌或停用網絡跟蹤器cookies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嚴海編譯導)谷歌(Google Inc.)可能會停止使用網絡跟蹤器(cookies;又稱「甜餅」)跟蹤網絡用戶。一名谷歌員工週三表示,與數十家企業將小型跟蹤器連接到網站上以監視用戶網頁瀏覽的做法不同,谷歌正在考慮另一個系統,可以為每一名用戶創建其自己的匿名標識。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針對上述技術,谷歌正在早期考慮階段。一旦實施,將動搖價值1200億美元的在線廣告行業。這行業正依賴無處不在的網絡跟蹤器向目標用戶投擲廣告。

一名谷歌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相信這技術可提高用戶安全性,同時確保網絡經營。

該提案可能會迫使廣告商轉向谷歌,以得到用戶們的購物習慣及偏好等信息,而不是自己跟蹤用戶。目前谷歌已是網上廣告的最大供應商。

Share This是一家安裝網絡追蹤器的公司,其首席技術官Nanda Kishore表示:這將限制廣告客戶獲得的網絡用戶信息。從本質上講,用戶數據將只集中在幾個公司手中。

Tealium是一家幫助廣告商跟蹤網絡用戶的軟件公司。其首席技術官安德森(Mike Anderson)表示,廣告商可能會願意將網絡跟蹤器換成標識,因為後者可以幫它們建立更詳細的消費者資料概況。現在廣告商將網絡跟蹤器放置在網站上,但各自使用不同代碼,所以並不知道它們是否正跟蹤同一名用戶。

網絡跟蹤器一直倍受網上隱私權關切者抨擊。一些消費者對自己被跟蹤而感到緊張。他們不喜歡讓跟蹤器看到他們的網上活動,或將他們的信息提供給第三方,發展出日益詳細的消費者行為資料。

2013年,Mozilla宣佈計劃在其火狐(Firefox)瀏覽器上推出一自動攔截跟蹤器的功能。微軟也在其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上推出最新的「請勿跟蹤」(Do Not Track)默認功能。蘋果的Safari瀏覽器自2003年起就已開始攔截跟蹤器。谷歌則一直抵制攔截其Chrome瀏覽器跟蹤器的努力。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在線廣告及網上隱私的教授梅耶(Jonathan Mayer)質疑,目前尚不清楚所謂的匿名代碼(anonymous codes)實際上能否保護用戶隱私。他說「與其重新發明技術,為甚麼不開始支持消費者控制技術(consumer control technology)?這項技術已是每一種主要網頁瀏覽器的功能之一了。」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王駿:蘋果谷歌將發布新產品 矚目iPhone
谷歌當機 全球流量銳減4成
股價9年飆漲9倍 谷歌改變現代生活
谷歌建無人車 傳擬組計程車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