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美麗傳奇——緙絲藝術品鑒

font print 人氣: 113
【字號】    
   標籤: tags:

緙絲,又稱「刻絲」、「克絲」、「克絲」,是中國最傳統的一種經緯交織的絲織品。從外觀上講,緙絲織物似與常見織物沒有區別,然而緙絲織造過程卻含有很多特殊性。

緙絲融絲織工藝技巧於一身,堪稱「織中之聖」。因它技法巧、耗工多、用材貴,歷代人們把它與黃金價值相等同,堪稱「一寸緙絲一寸金」。

《刻絲花卉.芙蓉傍水》(國立故宮博物院)

緙絲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根據出土資料得知,先秦時期,新疆一帶已開始製作以羊毛為原材料的緙織品緙毛。至少在隋唐時期,中國即開始製作緙絲了,敦煌石窟中的緙絲幡幢,圖案多是幾何紋樣,設色華麗,可見當時緙織技術已趨成熟。

宋代開始,緙絲的主要生產地集中在定州一帶,多為臨摹名家書畫的緙織作品,設色典雅,技術精湛,表現手法寫實,是緙絲的黃金時代。

〈明緙絲花鳥〉(國立故宮博物院)

緙絲在專業化之前,正是女紅中最為耗時、最為極致的一種。與普通織物「通經通緯」的編織方式不同,它是「通經斷緯」的, 實質上就是在經面上用各種色塊進行有機的填補,並用多種特殊技法如戧、搭梭等把各種色塊連結起來,形成一幅完美的作品。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4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二十一日電)前南非大主教屠圖夫婦今天參訪高雄縣美濃鎮,了解客家文化,稱讚美濃紙傘漂亮,製作美濃紙傘婦女的手很巧。中午由縣長楊秋興招待傳統客家美食。
  • 傳說古代在沒有墨的時候,寫字和畫畫很不方便。周宣王時,有個叫邢夷的人,他很擅長繪畫。
  • 滿清末年清政府顢頇無能,朝政腐敗,然而清政府仍然以「天朝上國」自居,驕縱自大,閉關自守。當時歐美列強日漸壯大,並把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主要目標。
  • 孟宗竹生長於高海拔山區,不但長得俊秀素雅,而且是高經濟作物。那麼為什麼叫「孟宗竹」呢?
  • 華府華僑文教服務中心於7月17日下午2點至5點在該中心會議室舉辦第四場美化人生系列講座,本次特別邀請楊為華及許惠珍2位老師示範台灣民俗文化-捏陶與草編,吸引130餘位僑胞與小朋友熱烈參與,共度一個愉快又充實的周末。
  • 【大紀元7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二十八日電)高雄縣內門鄉「宋江陣」陣頭遠近馳名,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生日時展開表演、遶境活動,民眾展現敬神的虔誠,近兩個星期的活動期間也吸引遊客,了解台灣本土民俗文化。
  • 人皆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所以,自古以來,少女們拜月時都會祝願自己,希望能「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世界上最早的日蝕、月蝕記錄,其實是在商朝遺址中被發現的。
  • 【大紀元10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二十七日電)金門觀光特色之一為擁有豐富的閩南文化,並以閩南傳統建築為代表,地方俗諺說:「有山后富、無山后厝」,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十八棟厝」,正是閩南建築的瑰寶。
  • 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風俗:當小孩子長到一週歲時,大人們會將工具、文具、文書、兵器、日常用品等物品放在其面前,任其隨意抓取,以其先抓到的物品來預測他以後的前途和興趣,這種活動稱為「試兒」,民間稱為「抓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