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元老評林彪:「功勞」最大 下場最慘

人氣 2534

【大紀元2013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綜合報道)林彪九一三事件42週年之際,一名中共元老以「雪老」化名在海外網站披露中共體制和內鬥黑幕:在軍事將領中,林彪對中共功勞最大,下場最慘,中共權力中心就像絞肉機,毛澤東的親信林彪最終也難逃兔死狗烹的下場。

軍事將領中 林彪對中共功最大

這名中共元老在《林彪沒有死黨,他自己就是毛的死黨》一文指出,在軍事將領中,林彪對黨的功勞最大。這第一體現在中共長征逃亡途中,林彪率領的紅一軍團保衛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居功至偉」,儘管這方面彭德懷也有功勞。

1969年4月14日,毛澤東和林彪在中共九大會議主席台上(網絡圖片)

第二就是抗戰勝利後,林彪率領四野共軍搶佔奪取東北,「這對於我黨奪取全國政權是決定性的」,在東北戰場,林彪乾綱獨斷,誰的帳也不買,甚至在戰略上堅持自己的判斷,給中央發報說「請主席頭腦清醒思考之」。這樣的話,連彭德懷也不敢講。

1946年,國共在東北四平第一次決戰。5月19日,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督戰國軍杜聿明部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陳明仁七十一軍,大敗林彪共軍。5月24日,蔣介石蒞臨瀋陽視察,與東北國軍將領合影。前排左起: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白崇禧、蔣介石、東北行營主任(東北最高軍政長官)熊式輝。(網絡圖片)

中共元帥陳毅、大將粟裕的後代曾經說過,如果沒有林彪在東北先發動遼沈戰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消滅國民黨47萬國軍精銳,其中包括蔣介石中央軍王牌孫立人新一軍和廖耀湘新六軍,陳毅、粟裕也不敢打淮海戰役(徐蚌會戰)。

佔領整個東北後,林彪又指揮百萬共軍提前入關佔領平津,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為中共奪取三分之二江山。

毛澤東整肅高崗、彭德懷 林彪協助

至今中共沒有平反的黨內鬥爭大案還有兩個,一是「高饒反黨聯盟」。這位元老說,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高饒反黨聯盟」,反高崗的倒是有一個聯盟,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反高崗聯盟。

第二個就是「林彪反黨集團」。這位中共元老認為,林彪和他手下的大將黃吳李邱,其實都是正常的工作關係,這麼多年過去,沒有發現政變的證據。所謂反黨集團是捏造的。

在東北打內戰圍殲國民黨軍隊時,林彪、彭德懷兩人跟高崗關係都很好。但是毛澤東吹風要整高崗,林、彭就都不再為高說話。

六年後, 1959年廬山會議上彭被打成反黨集團,林彪也上山批彭。

七千人大會 林彪保毛 助紂為虐

毛澤東在1958年發動大躍進,造成三年大饑荒。1962年,北京開 「七千人大會」,全國的縣委書記、廠礦書記都來了。劉少奇作報告,反思三年災害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還說,過去總講成績是九個指頭,缺點是一個指頭,這次恐怕要反過來。彭真也說,毛有錯誤,也要檢討。

在毛成為眾矢之的這個關鍵時刻,林彪出來為毛「保駕」並鼓吹毛英明正確。林彪在大會上鼓吹說「毛主席最實事求是」,「過去幾年我們遇到困難,是因為沒有按毛主席的意見辦。」毛澤東帶頭起立鼓掌,說「講得好」,還叫他整理成文章,發給全黨學習。

毛發動文革,林彪也是毛在軍隊中最堅強的盟友。1959年,林彪取代國防部長彭德懷,主持軍委後,把軍隊變成毛衛隊,樹立雷鋒為榜樣,核心不是什麼做好事助人為樂,而是「做毛的好戰士」。林彪對文革是有責任的,首先他做了毛的堅強後盾,其次是把毛捧上神壇。

這位元老認為,沒有林彪,毛很難發動這樣一場顛覆全黨的政治運動。

中共就像絞肉機 林彪下場最慘

這位元老表示,中共的權力中心固然風光,但也很危險,就像林立果說的,權力就是一架絞肉機,今天絞別人,明天自己就被推進去了。

林彪沒有死黨,他自己就是毛的死黨。自從井岡山時期,林彪就是毛澤東的嫡系和鐵桿親信。

毛澤東秘書李銳說過,毛最喜歡兩個人,一個是鄧小平,一個是林彪。這是很準確的。但再喜歡,也是工具,一旦用不著了,或者刺手了,就兔死狗烹。

這位元老表示,自從林彪幫毛澤東整肅了彭德懷後,再過十二年,林彪自己也倒霉了,下場更慘,屍骨無存。中國人形容下場最慘的有兩句話,一句是「死無葬身之地」,二是「家破人亡、斷子絕孫」,這兩條,林彪全佔了。一家三口,死在異國他鄉,屍骨不全,慘絕人寰。

林彪為何死在神秘的日期「九.一三」?

在中共將帥中,林彪是最受爭議和最神秘的,圍繞其人有許多謎團。

眾所周知,一年有365天,林彪一生助紂為虐,作惡多端,為何偏偏會在9月13日這天機毀人亡,身敗名裂呢?冥冥之中,究竟有何天意呢?

林彪號稱「黑土地之狐」,也是中共最能戰的所謂「常勝將軍」,但其一生最懼怕的是國軍戰神、「小諸葛」白崇禧。被中共吹捧為「軍事天才」的林彪,一生曾經三次慘敗於白崇禧。第一次慘敗是1934年湘江血戰,白崇禧指揮桂軍圍剿中共紅軍,林彪紅一軍團幾乎全軍覆滅。

1946年5月,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飛赴東北,督戰指導國軍杜聿明部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陳明仁七十一軍,大敗林彪共軍。中共周恩來慌忙乞和,美國施加高壓,蔣介石被迫宣佈東北停戰,林彪敗軍死灰復燃,從此國共雙方軍事驚天大逆轉。(網絡圖片)

1946年,國共雙方各集軍10余萬精銳,在東北四平進行第一次決戰。原先蔣介石曾下令限東北行營4月2日前攻下四平,可是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指揮國軍北上進展遲緩,前後拖延幾近兩月,中間尚有挫敗,蔣介石為此十分焦急。

當戰事持久拉鋸不下,雙方攻守最激烈的時刻,5月17日,蔣介石派遣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飛赴東北督戰。「小諸葛」一到東北,即召開軍事作戰會議,重新調整作戰部署和進攻方案,國軍士氣大振。白崇禧督戰國軍杜聿明部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陳明仁七十一軍,只用3天時間,便在5月19日攻克收復四平,大敗林彪共軍。林彪和所部殘兵敗將沿著松花江狼狽逃命,白崇禧下令國軍乘勝追擊,孫立人新一軍對林彪敗軍窮追猛打。這是林彪第二次慘敗於白崇禧。

眼見林彪共軍行將覆滅,周恩來慌忙向蔣介石乞和,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上廬山向蔣介石施加高壓,以斷絕美國軍事援助為威脅,蔣介石被迫宣佈東北停戰。林彪敗軍才得以死灰復燃,從此國共雙方軍事戰略態勢和力量對比發生驚天大逆轉。

四平慘敗,讓林彪一直耿耿於懷。1949年,林彪統帥四野共軍打過長江,坐著擔架,咬牙切齒要找「小諸葛」白崇禧報「一箭之仇」。

1949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唯獨白崇禧指揮桂系國軍於8月15日在湖南青樹坪大敗林彪共軍,號稱共軍「巴頓將軍」的鍾偉第49軍「虎賁師」幾乎被全殲,鍾偉第49軍此後被撤銷番號。這是林彪第三次慘敗於國軍戰神白崇禧,也是共軍在1949年所遭遇的最大慘敗。

中共至今掩蓋青樹坪戰役慘敗的真實傷亡數字。大陸著名歷史學家、南京大學中共黨史研究專家高華教授披露說,此役林彪共軍損失至少13,000人,超過1949年10月粟裕、葉飛共軍偷襲金門(古寧頭戰役)慘敗而損失的人數。

1949年9月13日,在湖南國軍叛賊陳明仁、程潛叛軍的策應和帶路下,林彪發動衡寶戰役,以數倍兵力的人海戰,圍殲了久戰孤立無援的白崇禧桂軍主力。至此,華南淪陷已經注定。

就在林彪消滅了北伐、抗戰和剿共作戰赫赫功勳的白崇禧桂軍主力,從東北打到海南島,為中共奪取大半中華江山,志得意滿22年後,1971年的9月13日,林彪連同妻兒機毀人亡,身敗名裂。

民眾評論說:「助紂為虐,消滅抗戰國軍,天怒人怨,終將難逃天譴報應。正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


(視頻: 白崇禧鐵血桂軍 英雄黎明 衛我中華

神秘日期「9‧13」: 1949年9月13日,林彪發動衡寶戰役,以人海戰圍殲北伐、抗戰和剿共作戰功勳赫赫、孤立無援的白崇禧桂軍主力。22年後,1971年9月13日,林彪連同妻兒機毀人亡,身敗名裂。(網絡圖片)

林彪事件宣告文革破產

這位元老認為,1971年的9.13,對中共可以說是「天崩地裂」。它在事實上宣告了文革破產,毛失去了其「最忠實、最可靠的盟友」,也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面前出了大洋相。

《北京之春》主編、政論家胡平曾撰文表示,林彪事件從民眾心底撬動了對中共及其黨魁毛澤東「永遠正確」的看法。在文革中,沒有哪件事比得上林彪事件更具爆炸性。「偉大領袖的親密戰友」、身體永遠健康的副統帥、中共黨章上寫明的接班人,竟然叛國投敵,甚至還妄圖謀害毛主席!還有那份571工程紀要,對毛批判之尖銳,超過此前所有公開發表的文字。這種事是人們先前想都不敢想,敢想也想不到的。它給當時中國朝野上下所造成的強烈衝擊和震撼,不亞於一顆原子 彈。

文革專家丁凱文表示,林彪事件,徹底毀滅了毛澤東在人們心目中的形像,宣告了文革的徹底破產。同時,中共一向自我吹噓的「偉光正」形象開始分崩離析。

(責任編輯:童宇)

相關新聞
蔣介石曾明示白崇禧接棒 白常犯顏直諫
白先勇:白崇禧為何拒絕指揮國共大決戰?
白崇禧為何致蔣介石「亥敬」電並去台灣?
白崇禧東北戰局三妙策 蔣中正支持白申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