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閣: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獨特商道(三)

——傳奇經營篇

章閣

人氣 170

【大紀元2013年09月28日訊】「敬天愛人」與商道之間,似乎並沒有任何必然的聯繫。但日本商界的傳奇人物——稻盛和夫,卻以此做為經營的哲學理念,成功的打造出兩家全球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日本第二電信電話)。有人評價說,稻盛是日本有史以來,「企業家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哲學家中最偉大的企業家」。

稻盛27歲時白手起家,在沒有資金,沒有經營知識,沒有任何從商經驗的情況下,成功經營,成功進軍國際商界,成為日本的領軍企業。稻盛和夫以「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帶領企業集團不僅穩穩的越過了日本十年的泡沫經濟,也闖過了全球的金融危機,立於不敗不虧損之地,成為日本乃至全球的商業傳奇。

跨越十年經濟泡沫的秘密

日本70年代後半期到80年代前半期,曾出現過10年的經濟泡沫。當時房地產價格飛漲,許多人都紛紛投資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成了暴發戶。有家銀行來找稻盛和夫說,你們的公司資金雄厚,在銀行存了那麼多錢,現在銀行利率低下,不如你們也去買不動產吧。

但是稻盛和夫對「敬天愛人」利他經營的堅守,使他並不願意靠投機的方式發取橫財。因為對利他經營的堅守,所以稻盛拒絕了銀行的請求。稻盛說:「靠投機追求暴利是一種過度的慾望,不勞而獲的利益,我不稀罕。」「我們堅持認認真真的搞生產製造,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取適當的利潤就可以了。」事實後來證明,那些一時投機發財的人,在慾望的驅使下,又大量貸款投資房地產,在10年的經濟泡沫破裂後,都債台高築,苦不堪言。

當記者問稻盛,為何有先見之明,能在經濟危機中獨善其身?稻盛說:「我並沒有先見之明,我缺乏靠投機發大財的才能。我不會借錢去買房地產。正因為我比較笨,所以沒有受到損害。」

稻盛回憶往事時,也表示,歷史證明那些追求暴利的人,可能會一時成功,人們也喜歡效仿。但這種成功並不會長久。

挑戰NTT巨人 利他經營展現王道

稻盛27歲創建「京瓷」時,28名員工中,就有20名是初中生。稻盛帶領這支極其普通的人組成的經營團隊,憑藉利他經營的理念,把小小的企業,作成了日本第一,以及行業內世界第一,進入了全球500強企業之列。當時,京瓷迅速發展,贏得的利潤也非常的可觀。但是稻盛的工資依然沒有明顯的增加,為此,內心產生強烈的不平和波動:「是我的技術為公司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我日以繼夜的忘我工作,才促進了企業的發展,是我的才能給公司帶來了成就,獲取與貢獻相對應的報酬,難道不對嗎?」就在他煩惱矛盾時,讀到《西鄉遺訓》中的闡述的利己的思想是做人的大忌,有過不改,居功驕傲,都是過分利己思想的表現。當時西鄉的話對他猶如醍醐灌頂,當頭棒喝,更加堅定了他無私利他經營的信心。

也許有人非常質疑,稻盛的「敬天愛人」利他經營的哲學,是否太過高尚理想,和社會的現實產生衝突,格格不入陷入孤立。稻盛舉例說,1984年日本政府改革通訊領域,允許民營企業參與通訊事業。但是自明治維新100多年以來,日本的通信市場被國營企業NTT一直高度壟斷。所以改革令發佈後,日本的許多大企業都不敢輕易冒險,挑戰NTT。而對通訊領域一無所知的門外漢稻盛和夫,帶著自己名不見經傳的陶瓷生產企業「京瓷」,挺身而出挑戰NTT巨人。當時,稻盛的舉動引起強烈的社會輿論,認為稻盛的經營哲學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是「堂吉訶德大戰風車,自不量力。」

但稻盛卻很自信:「在通信領域,我沒有知識,沒有技術,沒有經驗,一無所有。如果我能在這個陌生的領域揮旗發令,取得成功,就能證明我的經營哲學的威力。」

但是事實上,證明了利他經營能帶來巨大的創造力,也為生產財富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和威力。稻盛組建了DDI(第二電信電話),取得了重大驚人的業績,後又合併了豐田為最大股東的兩家通信公司,成立了KDDI公司。KDDI的飛躍發展,不久就進入了世界500強的行列。

這些無法辯駁的經營事實,證明了利他經營,無論從實際效益,還是國際商界的良性反饋,都能帶來巨大的拓展空間,使公司發展長久不衰。

以「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 成功拯救虧損高達2萬億的日航

2010年2月,在稻盛78歲高齡之際,臨危受命於日本民主黨新政府,拯救虧損高達2萬億日元的日航公司。當時為了徹底扭轉日航中高管理層的意識,稻盛在一個月內,高達17次開課,向這些年輕的管理層精英特別闡述「敬天愛人」的經營思想。儘管起初,管理層精英對和社會現實格格不入的思想,非常牴觸,但在持續的聽講中,漸漸轉變了日航嚴重的官僚氣息,日航各個階層也逐漸擺脫了「慇勤無禮」的形象。稻盛在日航經營管理中,引入「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使日航扭虧為盈,並創下日航60年來,歷史上最高的盈利1884億日元。2011年,由於受日本大地震,大海嘯,核輻射三大災難的影響,日航雖然銷售量下降,但在稻盛「敬天愛人」利他經營的引導下,卻盈利2049億日元,創下了日航新的歷史記錄。

在商業領域提升心地 從塑靈魂

雖然世界上有好幾所名牌大學,爭相授予他「名譽博士」的稱號,但對於稻盛和夫,在多年的實地經營中,深思熟慮後得出:世俗的名譽,財產和地位並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他在經商的過程中,始終認為,生命來世在這個地球上,這樣的場所,僅僅是為了歷煉,磨礪出更加純淨的人格,從塑靈魂而來到世上。對於經營的過程,面對國內國際商界眾多棘手的問題,稻盛一概認為,那只是為了歷煉出更加純淨的人品,才賦予了這些困難和潦倒的人生局面。

西鄉說過一句話,就是置自己的生命,名譽,地位,財產於不顧的人,是最難對付。稻盛把這句話銘記在心。稻盛在向海內外的中小企業主闡述自己的經營理念時,告訴大家:只愛自己,只要對自己有利的事就去做,對別人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完全不去考慮的做法,實在是做人的大忌。

稻盛領導的企業集團進軍國際後,更是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智慧,來解決國際商業領域的棘手問題,以及跨國公司出現的種種意想不到的經營環節。面對不同的文化信仰背景,不同的社會價值觀念,不同的人文歷史衝突,要想贏得海外市場的穩定運作,稻盛和夫為此思索了很久。在經歷了一些文化的衝突後,稻盛認為:「要想贏得外國人的尊敬,必須具備特別優秀的人格,就是具備做人的『德』行。這個『德』字超越國界,普遍適用,萬國通用。不能以德服人,那麼在海外的企業運行就無法成功。」在他的心目中,優秀的人格能夠超越人種,語言,歷史和文化的種種障礙,能夠更深層曾的打動不同國家的人心。

以基本的道德倫理經營企業

面對企業的巨大成功,輝煌的業績,從世界各地趕來的企業家,向稻盛請教經營管理的理念時,稻盛一再告訴大家說,既然對經營一無所知,那就最好回到原點,以「作為人,甚麼是正確的?」這一起點,以好壞,善惡做為判斷一切事物的基準,已基本的道德規範來判斷,就能容易把握經營管理的方向。他很坦誠的說:「以這種最基本的倫理觀,道德律為基礎從事經營活動,正是得益於此,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他舉過很多例子,不管企業大小,在拋棄基本的倫理道德時,就會被社會無情的淘汰,被社會輿論無情的鞭笞。比如,做虛假財務報表的大型能源企業美國的安然公司,世界電信公司,以欺騙手段製造食品的日本乳業公司,做假賬粉飾財務數據的鍾紡公司等等,這些企業幾乎都是曾經風光一時。但因喪失基本的道德倫理,被媒體曝光後,迅速倒閉。

稻盛和夫「敬天愛人」利他經營的思想,在經營中不僅超越了國界,超越了時代,也超越了不同的行業,把理念植根在企業的每一個員工身上,不斷完善企業文化,不斷修繕企業的經營意識。利他經營的理念,不僅成功引領了兩家全球500強企業,也成功贏取了大量的經濟利潤,並成功挽救了病入膏肓的日航,為日本經濟帶來新的氣息。

這說明,「敬天愛人」利他經營的思想,不僅帶有普世價值觀,也帶有全球共通性。「敬天愛人」做為稻盛企業集團一直堅守的商業王道,以其深厚的思想,深厚的道德底蘊,在現代社會展現出,敬天愛人的傳奇一面,深深影響世界。

相關新聞
調查顯示日本商界領袖對日經濟前景樂觀
日本商界擔憂財政改革陷僵局
論語與稻盛和夫:以節儉為宗旨
論語與稻盛和夫:純淨的心描繪願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