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悔過自新故事(四)

作者 : 靜遠
font print 人氣: 656
【字號】    
   標籤: tags:

四、德修命轉

清代時揚州有位王中丞,少年喪父,家境貧困,靠給人寫訴狀賺錢奉養母親。二十歲時經考試得補弟子員,可是,秋試幾場考下來,都不中。

這年除夕,他夢見兩個穿青衣的人把他叫去,帶到一座壯麗宏大的官署。正堂上端坐著一位帝君,旁邊有兩名紅衣吏,手拿長榜,帝君用筆標判。標判完了,吏使召喚王生進見。
王生上殿,匍匐在地上。帝君臉色十分嚴厲,扔下一本冊子讓他看,王生見到冊子上有自己的名字,下面標明他應當由某次科考得中,並聯捷而入翰林,官至總督,但因為昧心替人寫假狀子,功名已被削除殆盡。

他剛看完,帝君拍案問道:「看清了嗎?」王生不住地磕頭求饒。帝君說:「姑且念你侍奉母親孝順,應當立即改過,還可以還你功名。如惡行不改,就要追索你的性命!」說罷,命青衣人把王生帶出去。

王生悄悄問青衣人,這王者是甚麼神,答說:「文昌帝君!他剛才標判的是來年的秋榜。你如果改過為善,還可以在這一榜上登名。不要忘了帝君訓誡你的苦心!」說完伸手推了王生一掌,王生一下子就醒了。

王生回想夢中情景,歷歷在目。想要改過,覺得自己家境貧困,沒有力量去做善事,如果放棄刀筆寫狀生涯,又沒甚麼辦法彌補前罪。沉思通宵,突然想到:「刀筆可以害人,難道就不能用來救人嗎?」這樣一定可以得到神明庇佑。

從此,凡遇諍訟之人前來,他都想盡辦法勸說調解。那些沒有道理而要諍訟的,他就申斥一番,並說明道理。對於那些有理卻不能自己申辯清楚的人,他才運用自己的文才為他們寫狀子,而且全力給予幫助。這樣做了近一年,他考中補廩生第一名,以後更加努力為善。

鄰里有一家,丈夫突然去世,留下一個寡婦,懷著個遺腹子。族人誣陷她不貞節,告官說她懷的不是丈夫的孩子,怕亂了宗族血脈,求官府判她大歸(把她休回娘家,不准繼承產業)。她的娘家軟弱怕事,不敢為她說話。

她受了這麼大的冤屈,沒法申訴,整天哭著尋死。有個鄰居知道了,來告訴王生。王生調查後確認,少婦是個貞節之人,就親自到她娘家,寫了上訴狀,讓她母親去告官。

這少婦的兄弟卻顯出很為難的樣子,王生就用道義激勵,他們很受感動,於是把狀子遞了上去。同時王生又召集同學和本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告訴他們知縣初一要到文廟宣講聖諭,他準備到時把這樁案子公開提出來。

有人認為,此事與己無關,不願出面,王生說: 「保護貞節,維護遺孤,這是有關道德仁義的大事,是讀書明理之人應該做的,並不是為一己之私利包攬訴訟,不能把這件事等同於違法犯禁來看。」大家被他的大義之心感動,都願意支持他。

到了初一,知縣來到文廟學舍,王生等人呈上稟文請他閱覽,知縣也很明理,看完後說:「這是件牽涉名節的事,如果確屬族人誣陷,一定按律例嚴懲。」。

幾天之後,開庭訊問,族人都被問得理屈詞窮,承認自己誣告,少婦洗清了冤屈。事後少婦請娘家拿出一百金答謝王生,王生嚴加拒絕。

當年的除夕,王生又夢見以前的那兩位青衣人前來召他,來到以前的地方,見文昌帝君和顏悅色地對他說:「我很讚賞你改行之快,已經還你科名。原應在下一科中試,因你保節全孤的善行感動上天,今科就能考取。你要更加多修善德,以後前程遠大不可限量!」王生叩謝。

帝君命吏使領他出去,在大門外遇到一老一少,在道旁向他跪拜,王生不知他們是誰,也忙回拜。他們叩拜說:「承蒙君恩,使我後人得以保全,繼承香火,又保住了我們的田產。愚父子孫慚愧無以回報。剛才聽帝君召王君,所以我們在這裏等候!」王生這才明白,他們是那位寡婦的公公和丈夫,忙攙扶他們起來。

老者指著少年說:「我兒子受君大恩。我知道你還沒有兒子,我去請求冥司讓他投生作你的兒子,來報答你。」王生謙讓致謝,與他們分手作別。

王生急找帶路的青衣人,已經不見了,正在心慌不知去路時,忽然見到一位黑衣人對他說:「你還沒有回去呀?快跟我走!」就帶著他急急走去,眨眼之間,見到了家門,王生請問他的姓氏,他笑著說:「我們住在一起多年了,怎麼不認識我呀?」王生一再請問,他才說是灶神,並從背後推了他一掌,王生一下就醒了。

第二年王生中了解元,入了翰林,官至中丞(巡撫)。考中解元那年,生了一個兒子,恍惚中像似看到夢中的那個少年進門來,兒子後來也以科考第一名而入了翰林。

刀筆可以救人,只是有些人不知道罷了。其實,天下能用來濟人利人的行業,又怎限於從事刀筆寫作這一行呢?!人無論身在任何一個階層、行業,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做好人,善用萬物,揚正義之舉。王生因行善救人而得到福報,也是理所當然的了!(《坐花志果》)

古人勇於改錯、善於自省令人欽佩。人有其來源和歸宿,天賦善性,孔子說「天生德於予」,良知是人人本來就具有的,任何時候,堅守良知、不斷昇華道德、回歸天 理是做人最重要的,人的選擇關係著自己的前程和未來。其實人來在世間,向善向上、弘揚正氣是自己的天職,一定要承擔起維護真理、正義的責任和使命。@(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天裏萬物生發,夏天裏萬物成長。在中華文明的夏日裏,則是文化成長的季節…
  • 界各地都有盜墓者,他們千方百計到古墓中去偷竊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銀珠寶,古墓往往與世隔絕,使寶物歷經千年還保存得相當完好。在這終年不見天日的古墓中,盜墓者通常會認為裡面應該是伸手不見五指。可是他們有時卻驚恐地發現,在一些古墓的拱頂上,一盞明燈投射着幽幽的光芒。
  • 海外媒體報導:網路瘋傳「起義月餅」……其文中曰:據傳,元朝統治非常殘暴,害怕漢人反抗,規定一家一戶只可以有一把菜刀,不准私藏兵器。而漢人更不甘受蒙古人統治,朱元璋欲整合抗元力量,苦於無從傳遞消息。
  • 人類最早的航天故事,可以說是由中國女性來演繹的。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中的主角嫦娥,便是人類最早的一位女「航天員」。人們把即將進入太空的首位中國女航天員,親切地稱為「嫦娥」,包含的就是這種感情。
  • 蔥鬱山川的雲飛水動,皆神韻天然,山水詩人則以新奇而雋永的筆觸,繪聲繪色的描繪出山川之美,給人以自然清新、境界開闊的特殊感受,一種超世拔俗之境悠然鋪開。
  • 秋天是一個成熟的季節,也是一個肅殺的季節。中華文明經過夏季的熱烈,迎來的是秋季的沉靜、傷感、迴響。在漢唐雄風一千多年的吹拂之下,文化的果實已然芬香四溢,等待人們的採擷。所以中華文化在這個季節裏,回味多於創造,總結多於創新。這個秋天,經歷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是中華文明的最後一個千年。
  • (shown)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維蘇威火山爆發,噴湧而出的岩漿直衝雲霄,遮天蔽日的黑煙挾帶著滾燙的火山灰向人們襲來,僅僅十幾個小時,奢華靡爛的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城就從人類的視線中消失了……
  • (shown)每逢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台灣各大城市的孔廟都隆重舉行祭孔大典,莊重演出佾舞。 專攻雅樂的陳玉秀教授表示,佾舞強調慎終追遠,不管是身體、聲音或動作,都在表達對祖先的崇敬之意。
  •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作為士大夫,他在政治上恪守傳統禮法,因為有改革弊政的遠大抱負,在仕途上坎坷頗多。
  • 文化是文明的靈魂與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是修煉文化,貫通天、地、人,他決定中華文明的天人合一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