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資金外逃 各國打房戒備

耿豫仙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受美國QE逐步減碼後作力影響,中國房市大量資金逐漸流向歐美及亞洲各國。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預估,陸資將大舉流入台灣高價住宅及商用不動產,中央銀行「打炒房」的措施必然會持續,且2014年「打炒房」可能成為各國的政策潮流。

楊家彥提醒,中國房市已開始泡沫,其中2/3的投資者已抽離中國,而1/3投資者準備脫身。但房價為什麼下不來?楊家彥表示,因為現在正處於投資戶脫手、外地來的年輕人接續進場的「換手」階段。這些外鄉來的青年正值適婚年齡,親友為他們籌錢買房,實現「安家立業」的人生階段性任務。

楊家彥分析,中國富豪的資金向外轉移,置產會是最大的目標。這些資金不會流向一般的住宅型態,而是高價住宅及商用不動產,導致局部市場區塊價格持續上漲,央行等相關部會的「打炒房」措施勢必持續進行。

房市大量資金外流已牽動中國「影子銀行」的問題,楊家彥表示,雖然威脅金融穩定性,但因政府完全掌握銀行體系,金融體系不致於崩潰,會維持在「可控制範圍」。

2014年以郊區及中南部低總價的產品為市場主力。(耿豫仙/大紀元)

2014年房市分析

綜合各家房仲民調、專家對2014台灣房市的展望分析,房價上漲仍是來年的趨勢,以大台北郊區及中南部地區,低總價產品為主力,有5~10%的補漲空間;年交易量成長約3%。以下是5大房市利空的觀察指標。

打房政策

財政部在12月底宣布擴大查稅措施,如北市3,200戶豪宅列管;奢侈稅自住認定從嚴,加強事實入住證明,如水電帳單等。奢侈稅、囤屋稅等打房政策影響消費者進場買房的意願,不排除年底七合一選舉再被提出來炒作。總體而言,政府打房政策牽動2014年房市變化最深。

經濟成長變數

據房仲調查,影響民眾買房意願最大因素是景氣低迷,導致消費信心不足。主計總處對2014年經濟成長的預測為2.59%,較去年下修至1.75%的情況相比,有緩復甦意味。永慶房屋表示,明年台灣經濟可望緩步回溫,民間投資動能與商業活動將逐漸好轉,置產保值需求會逐漸升溫。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分析,台灣經濟受外貿不振影響,難以超越全球經濟緩步復甦框架,因短期景氣提振措施效益有限,政府仍應將中長期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轉型列為施政重心。

QE退場

今年市場對於美國QE退場的影響已經預先反應,預估明年影響程度將會逐漸減輕。美國政府還是持續購債,只不過購債金額從過去每月850億美元降到750億,規模逐漸縮減。

升息變數

美國QE退場,台灣央行跟著國際逐步升息,可能使購屋房貸利息增加,買盤恐會先觀察利率走勢的變化後再考慮進場。不過專家分析,QE是逐步減碼,明年全球低利環境仍將持續,2015年才可能看到改變。

選舉變數

2014年七合一選舉對房市的影響會隨著縣市首長候選人、黨派政策而有所變化。以現在黨政對奢侈稅打房的作用,奢侈稅要退場較困難,加重打房力道才是房市的隱憂。不過,競選政見中常見的地方建設藍圖,也可能對房市產生加溫的效果。

以今年購屋的資訊觀察,購屋仍以首購族為主,換屋其次;高雄的青年首購勝於雙北,其次為新竹,預估2014年購屋重心還會在中南部。另外,隨著內政部劃定新北市三峽區、台中市大里區兩處,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會再度受到關注。

2014 年購屋要點分析

1、自用、保值為主力。中低總價市場旺;高總價、投資型產品擇優進場。
2、中小型住宅為最夯的產品。
3、精華區保值,郊區視交通建設發展。
4、避開選舉鋒頭不確定因素,選後態勢,影響中長期市場走向。
5、陸客自由行和捷運人潮,市區1、2線店面輪動。
6、分散布局。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製表:耿豫仙 ◇

相關新聞
CMHC:大渥太華地區2013年至2014年房市將下滑
七合一提名  國民黨第2梯次將啟動
台房仲:2014年房市價量微升
房產代理商:悉尼房市開始出現降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