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案牽動湖北官場 宜昌女副市長落馬

人氣 45

【大紀元2014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顧曉華綜合報導)1月6日,中共中紀委網站發佈消息,湖北省宜昌市女副市長鄭興華因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有消息稱其涉之前被調查的副省長郭有明案。郭有明則是江派重視的三峽工程的關鍵人物,他也因三峽工程被周永康幕後運作當上湖北省副省長。

鄭興華涉郭有明三峽全通案

鄭興華,1959年出生,武漢人,一直在湖北省內工作,1999年起在宜昌市任職,擔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宜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等職,2006年7月開始一直擔任市國土資源局局長,2012年1月同時升任副市長職務。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鄭興華落馬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與已落馬湖北省副省長郭有明有關。湖北當地紀律監察部門有關知情人證實,郭有明被查與其在宜昌工作期間的關係更大,與三峽全通事件亦有一定關聯。

官方資料顯示,郭有明在1982年至2000年6月,一直在湖北省水利系統工作;2000年6月,郭有明被調任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市委副書記,並在11年後擔任宜昌市委書記。儘管郭有明早在2011年就當上了湖北省副省長,但其工作重心仍在宜昌。直到2012年7月,他才正式分管全省有關事務。

報導稱,鄭興華與郭有明的官場交集持續多年,鄭興華1999年從中石化第十五期中青班學成後,便從湖北化肥廠計劃處處長調至宜昌,此後的15年一直任職宜昌;而郭有明則是從2000年6月開始主政宜昌,兩人的共事時間長達13年。

另外,鄭興華擔任常務副主任的宜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正是三峽全通所在地。

三峽全通曾是郭有明在宜昌期間的最大「政績工程」。三峽全通總投資額達200億元,是宜昌最大招商項目和湖北省第二大民企。由於企業負責人盲目貪大、「虛胖」成癮,加之地方行政職能部門監督不力,最終釀成「全通停產悲劇」。

郭有明因三峽工程受江派重視 其落馬與周永康有關

郭有明是去年11月底被調查,也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第12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

據海外媒體報導,郭有明能當上湖北省副省長是周永康幕後運作的。2012年4月2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到三峽全通視察,陪同 的有周永康在政法系統的心腹——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周本順、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湖北省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吳永文。值得關注的是,時任宜昌市委書記郭有明也在陪同行列。

三峽工程是江澤民大力吹捧,強制上馬,宜昌又是該工程所在地,自然江派人馬對於宜昌的「關心」不言而喻。三峽工程上馬之際,江澤民、曾慶紅、羅幹等都有去宜昌捧場、視察。

郭有明則在其擔任宜昌代市長期間,也緊隨江澤民對法輪功進行殘酷鎮壓。在2004年2月21日,他在該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叫囂迫害法輪功學員,為其仕途陞遷撈取政治資本。

江澤民強行上馬三峽工程 後患無窮

長江三峽工程被號稱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1992年,該提案受到廣泛質疑,是江澤民、李鵬等人刻意把其辦成「鐵案」。 黨媒曾報導稱,1989年以後,所有關於三峽工程的重大決策,都是由江澤民主持制定。

該工程不僅投資巨大,而且它所引發的百萬大移民、生態環境的破壞、地質災害等等問題以及爭論一直以來沒有停止過。

2013年9月16日,李克強簽署針對三峽工程的海陸空四級防衛條例,中央軍委還抽調一個團兵力4600人保衛三峽安全,足見三峽工程的隱患。

周永康案擴大 湖北兩高官被抓

去年12月27日,據中共組織部有關人證實,湖北省副省長郭有明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已決定免去其職務,正在調查。

前湖北政法委書記吳永文於去年初被秘密逮捕,並帶往北京接受審查。被認為與周永康政變有關。吳永文是周永康的心腹。據報導,吳永文從2007年到2012年7月期間擔任湖北省政法委書記,正是薄熙來在重慶「崛起」和周永康政法系統權力處於最頂峰時期。

曾在北京被判刑的武漢商人徐崇陽出獄後向外界透露他去年在北京被捕之後的一系列遭遇。據報導,徐崇陽一案,由北京市公安局和湖北駐京辦官員共同參與刑訊逼供,湖北政法委和北京政法委直接都參與其中,其背後則由周永康授意。其目的是日後為薄熙來翻案,打擊死對頭令計劃準備黑材料。

此前有報導稱,支持薄熙來的毛左,曾多次在武漢召開全國聯絡會議,討論中國政局演變及如何促成薄熙來上臺。吳永文接受了周永康指令,對毛左在武漢召開勞動黨籌建會議及活動不作任何干預。

2012年18大以來,周永康在四川、中石油、以及政法系統的心腹不斷落馬,現時其湖北的下屬也不斷被抓,顯示周案仍在擴大。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王岐山武漢調研「下刀子」 湖北10天兩高官落馬
【周曉輝】湖北副省長落馬與調查周永康專案組擴編
湖北副省長落馬 掀開三峽工程腐敗冰山一角
湖北副省長被曝包養各行業美女貪14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