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地球動物40年來減半 人類是元兇

人氣 50

【大紀元2014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日前發表報告稱,在過去40年來,地球上的動物數量已經減少了一半,但人類數量卻將近倍增。人類活動與其衍生的氣候變遷等問題,正導致許多物種瀕臨滅亡。

人類活動致使動物數量驟減

這份每兩年發表一次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表明,自1970年至2010年,鳥類、魚類、哺乳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的數量,平均減少了52%。其中以淡水生物的情況最糟,同期的數量下滑了76%。

大多數動物消失的原因都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包括:砍伐森林、過度捕獵、氣候變遷、棲息地減少等。

舉例來說,非洲大象因棲息地流失和人類盜取象牙等問題而數量銳減,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絶種;而海龜的數量則已經下降了80%。

這項報告係基於針對全球3千多種脊椎動物的調查。該調查發現,熱帶地區的動物數量消失最多,特別是拉丁美洲,比例高達83%。

拯救動物仍有希望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地球生命力報告》對人們敲了一記警鐘,它敦促人們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以拯救地球與各種動物。

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的科學部門主管諾里斯(Ken Norris)說,人類所造成的傷害並非無法避免的,但卻是人類選擇生活方式的結果。儘管這份報告顯示目前的情況嚴峻,但仍有希望存在。這有賴於政治人物與企業界採取正確的行動來保護大自然。

世界自然基金會建議說,人們應該改變消費習慣,例如:避免購買不必要的商品、多使用大眾運輸系統、強化資源回收、減少食用肉類或乳類產品以降低林地被改建為農場的機會等。

該基金會還呼籲,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應該採取各種措施,包括:擴大保護區、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減少會破壞環境的投資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國際總幹事蘭博提尼(Marco Lambertini)說:「在我們仍力所能及的時候,把握機會發展與創造人類可以與大自然和諧地共生共榮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新疆河狸生存環境因旱災而嚴重惡化
善待動物 舊金山牆體廣告勸戒魚
【視頻】獅子擁抱救命恩人 超溫暖
移民生活:後花園裡的動物保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