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呲必中國」是個偽命題

人氣 15

【大紀元2014年11月14日訊】11月14日,《遼寧日報》頭版公告並在4版整版刊發了一封致老師的公開信:《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公開信是源於10月的一個大學生的留言,留言稱「在大學課堂上說中國壞話、罵這個社會成為了時尚」,為此,「負責任」的遼報記者奔赴東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瀋陽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聽了近百堂專業課,得出的結論是:「呲必中國」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還很過分。於是,就有了今日的公開信。

很快,《中國青年報》刊登了署名「國平」的評論文章:《「呲必中國」不能成為課堂的必備課》。該文稱,網絡上、社會上「誣蔑辱罵祖國等負面情緒的一個源頭」正是來自高校老師,正是他們的講授,「很難想像青年學子們對國家、對社會有信心,對祖國有那種深沉的感情」。

不過,在筆者看來,「呲必中國」是個偽命題,真正的命題應該是「呲必中共」,而這恰恰是遼報記者們和「國平」故意混淆的。不妨先看看記者們記錄的所謂「呲必中國」的實例。

比如有的老師用戲謔的方式講思想理論課,揭秘馬克思恩格斯的隱私;將毛澤東與古代帝王進行比較、評價;對中共的理論不屑一顧,將「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歸結為理論的失敗」。有的老師肯定西方的「三權分立」,認為中國應該走西方道路;有的公開質疑中共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調;「片面誇大」貪污腐敗、社會公平、社會管理等問題,把發展中的問題視為政治基因缺陷。還有的把「我就是不入黨」視為個性……

顯然,高校教師們在課堂上傳遞的正是不僅僅是對中共和對中共治下的社會不公的不滿,更講述了被中共掩蓋的真實歷史,比如馬恩斯列毛的虛偽、無恥,比如中共理論和政策的問題所在。因此,說他們「呲必中共」更為合適。而這些老師們無疑非常清楚「中共」完全不等於「中國」。

中國有五千年輝煌的文明歷史,而中共奪權五十幾年,怎麼能說它是中國?中國先後經歷了二十多個朝代,哪一朝去了,下一朝不來?有一天中共滅亡了,中國依然會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不過是竊國的西來幽靈,中共又有甚麼理由說自己代表中國?

然而,在中共竊取政權後,在一言堂下,它給中國人灌輸了一套荒誕不經的邏輯:「黨就是國,國就是黨,愛黨就是愛國,反對中共就是不愛國,就是搞政治。」「沒有共產黨,哪有新中國。」當西方國家批評中共時,它就說是反華;當國內民眾諷刺、批評中共時,它就說你反政府,說你說中國的壞話;當海外華人譴責中共時,它就說你不愛國。

在這樣的教育下,才有了「黨」、「國」不分的抱怨老師的大學生們、遼報的記者們和「國平」們。在他們看來,老師們可以批評一些醜惡現象和不良風氣,但不能動搖學生們對中共的愛。「國平」文章中的一句道出了真意:「否定黨的作用就是否定中國的歷史」。意思就是,中共是不能否定的,這是老師們講授的底線。因此,「國平」還發出了威脅之語,稱這種「故意唱反調、弄噪音值得警惕」。

筆者認為,《遼寧日報》公開信和「國平」文章的突然出爐,背景應該並不簡單,因為此時正是促進中國人「三退」、解體中共的奇書《九評共產黨》發表10週年之際,海外大紀元媒體也正持續發表新聞和評論文章。不敢公開回應《九評》的中共,只好再次選擇去阻擋中國人瞭解真相,並將矛頭指向那些看清中共、秉承良知授課的高校教師們,並發出威脅之音,其目的就是阻撓年輕人瞭解真相,繼續相信中共的謊言。此外,如果在此文之後高校出現某些「禁言令」,筆者也絲毫不奇怪。

不過,岌岌可危的中共此舉是掩耳盜鈴,並將自己的低能、專制再次暴露無遺。一方面,雖然強制或許可以封住某些高校教師之口,可以讓他們裝成「啞巴」、「瞎子」,但並不能阻止他們採用其它的方式表達;另一方面,中共會進一步將更多的知識份子推到自己的對立面,而他們從內心對中共的拋棄必將成為解體中共的一股重要力量。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大陸遊客:總有一天我們會在北京天安門相見
一組震撼諷刺圖:瘋狂「保衛釣魚島」
李純:父子對話‧請講句人話‧願意不願意
西藏4000多學生舉行大規模抗議示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