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市府擬在西法拉盛建更多可負擔房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AnnieWu紐約報導)市長白思豪上任後承諾,到2024年前建20萬單元的可負擔住房。在11月17日市議會「房屋與建築」(Dept. of Housing and Buildings)的聽證會上,紐約市官員通報了在皇后區建更多可負擔住房的計劃,並稱西法拉盛(West Flushing)為其潛在的房屋開發區域。

紐約市之前在研究布碌崙的東紐約(East New York),和布朗士的克倫威爾(Cromwell)和傑羅姆大道(Jerome Avenues)作為重新規劃的區域。紐約市規劃局局長魏斯布羅德(Carl Weisbrod)表示,東紐約的提案將在幾個月後發布(2015年初),對布朗士的研究結果將在9月份開始,需要2到3年的時間完成。

目前,已完成強制性重新區劃研究的為東紐約,西法拉盛(Flushing West)和布朗士的克倫威爾‧傑羅姆(Cromwell-Jerome)。東紐約的重新規劃將於幾個月後開始,預計2015年初,布朗士的克倫威爾‧傑羅姆將於9月份開始,法拉盛西部已開始。

紐約市住房和發展局估計,截至今年底,將有近1萬6千單元可負擔住房建成,越來越接近市長的目標。

在達成交易的10,846棟可負擔住房單元中,約有73%的家庭收入在「區域平均收入」的51%與81%之間,相當於四口之家收入在4萬4千元到6萬9千元之間。

市住房保護和發展局希望將4萬單元的可負擔住房(約占總數的20%)建成收入極低的那種類型,讓收入低於「區域平均收入」50%的居民入住。Vicki Been表示,希望這個比重還能提高。

目前,紐約市經濟發展公司(NYCEDC)正在調查紐約市所有空置地塊,他們鼓勵在空地上建混合使用開發項目及可負擔住房。

紐約市房屋局(NYCHA)代表表示,他們的目標是保證收入處於「區域收入範圍」(AMI:簡稱Area Median Income)低端的民眾能有機會住進政府樓。

市規劃局局長魏斯布羅德表示,規劃署將實施強制性的包容性區劃, 在人口中高密度地區, 增加住房的容量。

上週,阿斯托利亞灣( Astoria Cove)的開發商表示,同意出租其1,700間公寓中的27%, 給收入在中位數的居民。這是紐約市第一批符合可負擔住房標準的建築,該標準也被稱為「強制性包容性區劃「(Mandatory Inclusionary Zoning)標準。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