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可負擔住房申請指南

唐寶兒

人氣 182

【大紀元2014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唐寶兒紐約報導)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今年五月提出未來10年內將大幅增加紐約市「可負擔住房」(affordable housing)的數量,這讓「可負擔住房」成為當前紐約地產最熱門的話題。而就在最近,一些建商在高級公寓另設「窮人門」(Poor Door)的做法,更是掀起一股撻伐聲浪。到底紐約市的「可負擔住房」的政策有何不同呢?最重要的是,入住的門檻又是什麼?這裡我們將帶您認識紐約的「可負擔住房」政策,您或許會發現,要申請到「可負擔住房」或許比想像中容易。

什麼是可負擔住房?

在紐約,「可負擔住房」的形式有很多種。或許你會想到是公園管理處委員長、美國建築師摩斯(Robert Moses),在1940到60年代大規模建造的公共住房(public housing)。市府已不再改建這些公共住房,並將之持續作為「可負擔公寓」(affordable apartments)。

如今,紐約市存在著不同型式的「可負擔住房」開發案。市府可能會資助建造一棟大樓,就像哈林區(Harlem)的建案「If You Build It」。市府也會通過獎勵政策,讓建商在建造高級公寓的同時,也將「可負擔住房」納入規畫。這些類型的建案稱之為「混合(收入)型住房開發」(mixed income developments)。

「窮人門」(Poor Door)的爭議主要來自於混合型住房開發。部分私人建商針對可負擔住房和高級住房提供了不同等級的公共設施和裝潢。但事實上,大部分的混合型住房開發案,都會提供相同的居住條件給所有的住戶。

可負擔住房 vs. 租金穩定

「可負擔住房」是紐約市政府特別規劃的住房形態,並且只能透過抽籤的方式來決定入選與否(後面會有詳細介紹)。至於「租金穩定」的住房,並不需要提出申請。雖然目前政府已強制實施租金管制法案(rent control laws),但要找到一間租金穩定的住房,就只能碰碰運氣了──有些大樓有落實租金穩定政策,有些則沒有(您會發現,通常舊大樓才有;新大樓則沒有)。基本上,「租金穩定」就是當你入住後,房東只能適度的調漲租金。更多關於紐約市「租金穩定」的Q&A請造訪網站:www.nycrgb.org/html/resources/faq/rentstab.html。

如何申請可負擔住房?

紐約市政府提供「可負擔住房」給中、低收入的紐約客。也就是說,很多紐約客其實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符合申請條件。追蹤紐約市房屋保護和發展部(HPD)的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就可獲取更多有關「可負擔住房」的申請信息。HPD會評估申請者經濟條件提供完整的租賃指南。舉例來說,年收入介於31,450 至35,280美元,就可以月租844美元租到一間一房室的公寓。如果薪資所得符合條件,就可以在線上申請住房。遞交申請書後,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時日。(HPD網址:www.nyc.gov/html/hpd/html/home/home.shtml)

如今,在紐約有非常大量的「可負擔住房」的需求。光是在哈林區(Harlem)的一個建案,就已經收到5萬份申請書,可負擔住房卻僅僅只有124套。然而,即便競爭如此激烈,也不表示您要就此放棄希望。白思豪(Bill de Blasio)市長承諾,將會比前任市長彭博(Bloomberg) 提供更多這類房開發案,也就是在10年內創造20萬套可負擔住房──保留12萬套現有住房,並新增8萬套住房。只是具體要如何落實仍是個未知數。

申請「可負擔住房」流程圖:

責任編輯:王秀華

相關新聞
扭轉政府樓頹勢 市府需增資
樂善好施 澳紐省前綠黨議員50萬捐助貧者
遏制入室盜竊 舊金山推華埠安全計畫
拿到紐約平價屋竅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