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50家中餐館老闆江明翰的創業路

-----以人為本 在美國創中餐名牌

人氣 390

【大紀元2014年1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司瑞美國費城報導)2007年,一家名為「漢唐御廚」(Han Dynasty)的中餐館在費城西郊Exton開張。短短7年間,這家川菜館已經把第七家分店開到了紐約曼哈頓。這家去年8月底才在曼哈頓新張的分店,今年初就被《紐約雜誌》列為紐約10個最佳新餐館之一,每日等位用餐的隊伍一直排到大街上。「漢唐御廚」被CNN評選為全美50家最好的中餐館之一。

中餐館能在美國立足超過3年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能夠迅速發展,並且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同和讚譽並不容易。這家餐館有甚麼經營訣竅呢?帶著這個疑問,本報記者採訪了「漢唐御廚」36歲的年輕創始人暨總裁江明翰(Han Chiang)先生。

艱辛創業路

人生的際遇常常起起落落,一帆風順的人太少了。眼前這個侃侃而談,自信的年輕總裁原來也曾有過人生的低谷。

回首往事,江明翰說:「27歲是我人生最低落的時候,那時對自己非常失望,都不想活了。我從小很自負,認為自己非常聰明、能幹,一定會賺大錢。可是到了27歲的時候,我一無所有。朋友們大學畢業、有工作、結婚、買房子。而我甚麼都沒有,還在媽媽的花店裡幫忙。沒有大學畢業、沒有房子、沒有錢、沒有女朋友,一事無成。父母對我非常失望。」

但也就在那一年,江明翰的媽媽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去做生意。江明翰牢牢的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因為父親是四川人,我很喜歡川菜,就決定開川菜館。」為了掌握正宗的川菜烹飪技術,江明翰親自到四川「成都新東方烹飪學校」學習。回來後他就拚命努力的開始了創業之路。餐館初創業的幾年,他每年365天,天天從早幹到晚,連生病受傷都不停。一半的時間睡在餐館,整整在餐館地下室睡了10個月。當時只有一念:一定要成功。

江明翰不但成功了,而且在短期內取得了相當驕人的成就。

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之道

一家餐館能夠立足,迅速擴展,沒有一個正確的經營管理之道是不可想像,也不可能實現的。

~味道之以人為本

將原汁原味的川菜帶到美國本土其實很難。一個是調料難得而且價格較貴;第二四川與美國出產的食材不同,而做菜又務求食材新鮮;第三,人文環境不同,飲食習慣差異很大。正宗的川菜對於美國人來說是太過麻辣和油膩了。是保持川菜的原味還是做些調整讓美國人能接受呢?這是江明翰做餐館首先面臨的抉擇。

在美國,幾乎所有川菜館的菜單和烹調方法都大同小異,是由早期來美的川菜師傅,根據傳統的川菜烹飪方法結合美國的情況改良出來的,與四川人的做法頗有差異。「漢唐御廚」在這個基礎上對味道又進行了再調整,將麻辣減輕,並且將辣度分為10個等級,這樣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進行選擇。此外,同樣做法的菜,客人還可以選擇不同的肉類來進行烹調。江明翰說,「要是一道菜常常有人抱怨太油、太麻或太辣,我就會稍微改一點。我的做法就是味道偏中間一點,帶一點甜味。」說起來,把菜做的讓美國人喜歡和愛吃沒甚麼錯,雖然與傳統的做法不太一樣,但菜是做給人吃的,要讓客人吃得高興,吃得滿意才是最主要的。

~服務之以人為本

「漢唐御廚」不賣左宗雞、芥蘭雞之類的美式中國菜,菜單上只有客人們不熟悉的正宗川菜名目。獨具特色的菜單是江明翰親自設計的,「這會讓不懂四川菜的人有一點基本概念」。

西方人進中餐館就餐的最大難題就是點菜,因為他們不瞭解中國菜。為此江明翰儘量親自與客人聊天,他向客人介紹每一道菜的特點、相關的常識、甚至歷史背景和故事。他根據客人的喜好和要求推薦適合他們口味的菜式,並幫他們點菜、搭配、臨時按客人的特殊口味或要求進行調整。「這樣做很受顧客歡迎,他們在這裡吃到與別處不同又合口味的菜餚,就會再來。」江明翰介紹說。

「雖然這樣做工作量很大,但我喜歡,覺得值得,」 江明翰認真的說,「我有時候到Exton的第一家餐館去,還能見到當年的顧客仍然來這裡用餐」。

「牽著他們的手」,江明翰這樣形容「漢唐御廚」獨特的服務方式。不少新老客人來用餐都要找他推薦菜式。這種貼心的服務方式不但讓江明翰和客人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而且口耳相傳,每日就餐的客人中,慕名而來、寧願排隊等候進餐的大有人在。良好的口碑也引起了主流媒體的關注。 「漢唐御廚」不需要靠打廣告去招攬客人。

西方客人的餐飲文化習俗、上菜的時間、先後順序等,與中國人不相同。「我把(中西方餐館經營方式中)好的東西都用起來。」 江明翰說。

在「漢唐御廚」費城老城分店(Old City)寬敞氣派、中西合璧的店堂裡,記者看到,年輕的西人服務員們快速安靜的穿梭於餐桌之間。在餐桌旁,他們帶著敬意和微笑,徐緩準確地將托盤裡的菜送到每一位客人的面前。這些懂得尊重客人的西方服務員,用一流的服務,讓客人們在還沒有開始用餐之前心裏就已經充滿了愉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漢唐御廚」在賓州Royersford開分店時難度最大,因居住在遠郊區的顧客飲食習性及要求與城裡很不相同。而紐約客的優越感造成意見多、選擇多,所以紐約開餐館的麻煩多。但是憑著優質的服務,憑著對客人的尊重,憑著坦誠的心,「漢唐御廚」得到了良好的認可和尊重。江明翰說,「我覺得這比金錢更重要」。

~管理之以人為本

江明翰說,「我媽媽一直跟我講,要人家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別人」。在漢唐御廚,江明翰經常向大師傅們學習,學每個人的長處,連洗碗員工都尊稱為師傅。他說:「我每天都要看客人的臉色,看員工的臉色,看有沒有人不開心。有問題就馬上解決。員工不開心不但對他們自己不好,還可能影響到別人,影響到工作。」

在餐館經營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問題。江明翰說,「遇到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生氣、逃避,一定要從正面的角度去解決,儘量不留後患」。他說,「我很喜歡解決問題,越困難的問題解決了我就越開心。有時一下子解決了兩三個問題,那就最開心了,就像正中『樂透』那種感覺」。

「每次發生問題,我第一個就是怪自己。員工做不好都是自己的問題,之前沒有把他們教好。發生問題第一個就是自己的責任,是自己的問題。」 江明翰說,「很多人為甚麼總是成功不了,因為他們從來都不願承認自己做錯事情,做甚麼錯事都有藉口。一定要先把問題找出來,才有辦法學到東西,進一步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說,「就算犯了錯誤,你學到了東西也是有收穫的。我的員工在工作中有問題,我一定批評。然後問他們挨了這麼多批評學到一點甚麼沒有。如果能從批評中學到東西,那這批評才算沒白挨。」

在工作中,江明翰親自帶頭拚命幹活。自己管理投資、自己經營。上菜、擦桌子、清理,哪裏需要就去哪裏做。在他的帶動下,員工們也和他一樣拚命的幹活,全力支持他。

懷抱夢想打造團隊

「我的夢想是10年開100家店。」江明翰說,「但真做起來是很困難的。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它。我認為每個人其實都該給自己一個很高的期望」。

喜歡中國歷史的江明翰談到,縱觀中國歷史,有好幾位開國皇帝都出生在貧苦低下的環境中。他們的成功有三個共同點:首先一定要有一個目標並竭盡全力的去做;第二,他們有個人魅力,可以影響周邊的人。他周邊的人再影響更多周邊的人,組成有凝聚力的團隊;第三,堅持不懈,絕不放棄。

借鑒歷史人物的成功經驗並運用到「漢唐御廚」,江明翰經常抓緊各種機會與管理團隊的成員們交流他的目標和新策略,吸引他們的關注。然後這些人再去與別人交流,再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興趣。這樣,周圍同心協力的人越來越多,「漢唐御廚」 的分店也就越開越多。江明翰的猶太裔長期合作夥伴Mark Allan就是這個有凝聚力團隊中的一員。他不僅負責其中的一家分店,還自動的幫助管理其他所有的分店,不辭勞苦,傾心盡力,不在乎報酬。 「這些人都和我一起幹,和我一樣拚命幹。這樣我才能做到100家店。」江明翰說。

萬一出現變故怎麼辦?「我會找出為甚麼會成功,為甚麼失敗的經驗,失去了再賺回來。我還是會做餐館,我會再打工,從busboy做起,一步一步,再存錢,再買下一家餐館。」江明翰以破釜沉舟、絕不走回頭路的口氣道出了他絕不放棄的決心。

「『美國就是機遇(America is an opportunity)』,這是200多年前流傳甚廣的一句話。美國現在仍然到處都是機遇。就看你有多麼努力,就看你選擇如何在這裡生活。」

「我可以一週工作100個小時還做得很有勁。來美國就要抓住這個機會,一定要非常努力,否則美國可能根本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做人要誠實,相信付出,相信勞動。在這裡一定要學會尊重別人,」 他說,「如果連基本的道德都沒有,恐怕也不適合來美國。」

江明翰希望他的經歷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特別是新移民和年輕的一代。
責任編輯:袁榮

相關新聞
費城遊行集會 捍衛胎兒生命權
法輪功學員在賓州小鎮禧年集市上傳真相
特拉華中國節凝聚社區 承傳中國文化
特拉華州眾議院通過決議譴責中共活摘器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