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海外賤賣官邸引爭議

人氣 1

【大紀元記者喬亓多倫多編譯報導】聯邦政府以遠低於開價2,000萬元的價格售出了在奧斯陸的一幢官邸,引發人們對於保守黨政府是否在以大甩賣的價格脫手外交資產。

據《環球郵報》報導,拋售官邸正在加速,從6月以來至少已經賣出了7幢官邸。加拿大在挪威首都的官邸上市2年後於9月29日以1, 250萬元售出。渥太華當時開價是2,000萬元,這條消息刊登在當地報紙的頭版。外交部發言人說,市政規劃限制了該地的開發方案,這就是為什麼以遠低於原開價售出的原因。

在世界主要大城市中,對市區中心地區的地產需求不斷增長。《世界地產雜誌》報導說,政府認為維持老舊的、處於市中心的建築成本太高,日益提高的保安要求也使得城區主要街道上的地產不那麼吸引人,因此政府出售市中心的地產已經在今年形成潮流,加拿大並不例外。

聯邦政府認為這些建築中的一些屬於毫無必要的奢華和昂貴,在限制支出的時代,把它們賣掉符合納稅人的最大利益。但是某些地產的獨特性質和歷史,使得政府受到批評,即,是否賣到了合適的價值,以及拋售這些著名場所的地產是否會影響加拿大在國外的聲譽。「這看上去有點像在甩賣外交資產。」新民主黨外交事務評論議員杜華(Paul Dewar)說,他質問是否有適當的監督以確保物有所值。

賣出的7處官邸包括墨西哥城的333萬元,底特律的84萬元,西雅圖的207萬元,華盛頓州的兩處分別為260萬元和170萬元,以及在布魯塞爾的加拿大北大西洋總部210萬元。聯邦政府在瑞士伯爾尼的官邸還有一個有條件的買家。已經售出的7處官邸的總價為2,279萬,此外還有9處官邸上市掛牌,總開價為3,080萬元。

最具爭議的是加拿大在羅馬的官邸格蘭迪別墅,其潛在銷售細節尚未公布。聯邦政府投標截止日期是12月1日,但是從來沒有公布這座羅馬官邸的報價。外交事務發言人巴布科克(John Babcock)說政府正在審查處理的結果。

一些前外交官和退伍軍人反對出售,他們認為該官邸是用來自意大利的戰爭賠償購買並持有的,是加拿大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意大利作戰的象徵。兩名前加拿大駐意大利大使,Robert Fowler和Jeremy Kinsman,都強烈反對轉讓。Fowler於2000~2006年間住在該官邸,他對國會議員說,該官邸「是用6,000名加拿大士兵的鮮血換來的」。

在週四的採訪中,曾在1996~2000年住在這所官邸的Kinsman說,他一般來說支持賣掉官邸把使館搬到不太昂貴的大樓裡,但是格蘭迪別墅例外。Kinsman說,政府所描繪的維持建築費用的圖像是在為銷售找理由,是誤導公眾。

外交資產可以產生一個巨大的價值,如在倫敦的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大使館去年以5億3千萬元售出。曾經在沙特阿拉伯,菲律賓和印度負責加拿大任務的前大使蘇瑟蘭(Peter Sutherland)說,應在逐案基礎上做出決定,並應考慮是否仍然會方便大使主持招待會。

除了羅馬的官邸,其他9處官邸現正在出售。它們分別位於亞特蘭大、布里奇、布魯塞爾、哥本哈根、達拉斯、丹佛、赫爾辛基、西班牙港和斯德哥爾摩。

此外,在邁阿密的官邸還沒有上市,但是政府正在尋找地產經紀。◇

(責任編輯:芮蕾)

相關新聞
渥太華租房詐騙猖獗 騙子冒充經紀騙租房定金
多倫多市議會通過動議 禁房東藉裝修驅逐房客
分析發現 在加拿大租房難有多嚴重
大多倫多5月庫存激增 買家異常稀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