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情符號如真正表情 人腦有反應

人氣 119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2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自從「:-)」之類的表情符號在幾十年前問世以來,它們已經成為網上溝通的必備符號。近來有研究揭示,人們頻繁使用表情符號的結果,導致大腦對這些符號產生反應,並將其視為真人的表情,它們顯然已經成為新的語言形式。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表情符號常用於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等溝通工具,它們能表達簡短文字難以表達的意義。澳洲福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表示,這些符號已經變成非常重要,以致於人們對它們的反應就像看到人臉一樣。

在這項研究中,該校心理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克徹斯(Owen Churches)對20名參與者進行調查。他發現,如果他們看到由左至右的傳統表情符號,大腦的特定區域就會有相同的反應,但如果表情符號被倒轉、或反向為由右至左,參與者就不會有反應。

這表示人們已經將「:-)」視為人臉,但「(-:」則不被視為人臉。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同時讓參與者看真人的表情和無意義的字串,以作為對照組。

克徹斯說:「表情符號是我們發明的新的語言形式,為了解讀這種語言,我們已經發展出新的大腦活動模式。」

他說,在1982年之前,人們看到「:-)」時,大腦不會有反應,但如今會有反應,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這代表人臉。這完全是文化衍生的神經反應。

「:-)」的首次使用紀錄可追溯至1982年,當時有人在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電腦科學家留言板上使用它來註明笑話,以避免語意不清。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於《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期刊上。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日本人從眼神西人從嘴形判斷表情
俄羅斯一商人將手機微笑表情符號申請專利竟獲准 
俄羅斯將用表情符號「;-)」賺錢
網家推網路專用注音輸入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