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紀念館香港開幕 中共軍隊槍彈照曝光

人氣 73

【大紀元2014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凡綜合報導)由香港支聯會資助建立的全球首座「六四」永久紀念館4月26日於香港開幕,首日即向市民開放。展館內紀念內容豐富、力證「六四」屠殺慘案。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表示,設立全球唯一「六四」紀念館是為了「毋忘六四,呼喚良知」。天安門母親向紀念館成立及贊助者表示感謝。

全球首家六四紀念館在香港開幕

4月26日下午2點,全球第一個紀念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的「六四」紀念館在香港正式開放,並於下午4點到7點間向市民開放。紀念館位於香港東尖沙嘴商業區富好中心,面積70平方米。開館的首日,展館採取人流限制每小時允許40人進入。香港電台的報導指有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專程前來參觀。

新開放的六四紀念館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香港支聯會)資助建立。這一組織每年在香港召集紀念「六四」燭光守夜活動。

1989年4月26日,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將因在天安門廣場悼念前改革派領導人胡耀邦逝世而引發的學生運動定性為反革命動亂,從而招致北京20萬各界民眾第二天上街抗議,形成聲勢浩大的八九民主運動。

美國之音報導稱,香港「六四」紀念館特地選在25年後的這一天,正式對民眾開放參觀,向公眾介紹八九民運的歷史,紀念在六四鎮壓中犧牲的學生和市民,以及那一代人追求民主的奉獻精神。

「毋忘六四,呼喚良知」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副主席麥海華以及多位曾見證八九民運的香港嘉賓在開幕儀式上一起撕碎人民日報將學運定性為動亂的「四二六」社論影印本,高呼平反六四的口號。

身兼工黨主席、立法會議員的李卓人在現場對美國之音表示,設立全球唯一六四紀念館意義重大,是為了要「毋忘六四,呼喚良知」。他表示,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將六四紀念館移往中國大陸,讓世世代代的人瞭解八九一代追求民主的犧牲精神。

他說:「我們在香港更重要的就是要保留這個(六四)真相,希望用這個真相來挑戰中共封殺記憶的做法。希望新的一代年輕人、大陸的遊客明白真相。我們也希望未來他們在中國爭取民主,將八九民運的精神繼承下去。」

當年作為記者曾採訪八九民運的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這個紀念館雖然很小,但是它的作用可以說是星星之火。他說:「從官方角度,他們老是希望不要再提六四了,但是六四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一個傷痛。這個永久的紀念館可以保持歷史的真實,然後慢慢地星火燎原,讓大家不要忘記歷史。」

展館內容豐富詳細 文物未展出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支聯會25年間從民間收集了大量的「六四文物」,有中共軍隊的槍彈照片,還有廣場上的雨衣,其中也包括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輾轉收到的死者頭盔以及橫幅等等,但因為場地的限制而無法展出。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表示:我們第一次開永久的六四紀念館。所以現在佈局,因為場地的關係,沒有辦法放文物。主要就是一些展覽,還有一些照片。還有很多體驗的內容,讓參加者有些感受,我們未來幾個月會瞭解下佈局。然後做一些微調。

展館主要分為常設展覽和專題展覽。常設展覽主題為「毋忘六四,呼喚良知」,介紹民運及屠殺的前因後果。此外還有影視室,有視頻資料;圖書閣中有事件相關書籍和雜誌;拍照區有一座民主女神供參觀者拍照;禮品閣中有相關物品供民眾選購。

天安門母親挺紀念館力證屠殺慘案

天安門母親團體代表張先玲週六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為「六四」盡力的人們,出錢的也好,出力的也好。能夠把這個紀念館建立起來,我想他們費了不少力氣和精力。作為難屬,我首先表示敬意和感謝。我覺得有這個紀念館實際能夠證實「六四」慘案,紀念館有很多圖片和實物,讓大家看到這件事是真真實實的有過,而不是有人造謠、宣傳、炒作。群眾看到後就會知道這樣的情況。

張先玲的兒子王楠遇難時19歲,6月4日凌晨三時半遇難於天安門西側南長街南口,子彈從左上額射入,左耳後穿出。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後,廣大青年學生和民眾舉行大規模的紀念和示威活動,並演變成轟轟烈烈的民主運動。趙紫陽因同情學生運動,反對鄧小平武力鎮壓的決定,同年6月被撤職,後被軟禁在家長達15年,於2005年1月17去世,終年85歲。

據目擊者和錄像資料記載,1989年6月3日夜間至6月4日凌晨,數以千計全副武裝的中共軍隊士兵在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下以執行戒嚴令為名從多方衝向天安門,並沿途開槍打死數以千計的民眾。中共六四「大屠殺」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是迷。當時西方媒體幾乎都說六四期間有幾千人遇難。

在「六‧四」前夕因整肅《導報》受趙紫陽批評的江澤民卻踩著「六‧四」學生的血,奪得了中共最高權力。成為「六‧四」屠城的最大受益者,實際上也是「六‧四」屠城的最大罪犯之一。在2002年江卸去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時,他給政治局常委定了幾條規矩,其中一條就是不許給「六‧四」翻案。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史海】胡耀邦:我這輩子有兩個沒有想到
胡耀邦墓陵園兩組十分特別的照片
詩歌:胡錦濤參觀胡耀邦故居,喚醒民眾六四屠城記憶
「六四頭號通緝犯」陳一諮病逝 萬里曾暗示他逃離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