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韓戰艦項目或可助澳造船業度難關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方君華澳洲阿德雷德編譯報導)澳洲造船公司ASC(原澳洲潛艇公司)近日對外透露,其有望通過一價值15億澳元的造船項目而擺脫之前擔憂因工程空檔期會陷入的困境。

據廣告報(The Advertiser)報導,目前ASC正在同韓國方面接洽,研究設計和製造2到3艘海神戰艦(Aegir 18As),計畫中的艦艇長度將達180米,配備有隨艦醫院、自衛系統、飛行甲板,以及飛機庫房。

此前,國防工業界曾警示,因為之前的防空驅逐艦(AWD)項目接近尾聲,而未來的護衛艦或潛艇項目還未啟動,南澳造船業已進入了無工程可做的「死亡之谷」。人們不禁為南澳是否有能力保住這數千份工作和掌握工作技能的人力資源而憂心忡忡。

ASC公司的戰略總經理科斯特洛(Sean Costello)表示,為了留住寶貴的工作和技能,他們正在努力爭取在澳洲建造戰鬥輔助船舶。他們已與世界最大的造船企業之一——韓國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DSME)建立了夥伴關係,「我們正在規劃如何填補防空驅逐艦完工後和未來潛艇工程開始前的空檔期。有人把這個階段形容為『死亡之谷』,我們的計畫是在澳洲建造戰鬥輔助艦。為了證明如何實現這個構想,我們已與一家韓國公司合作,提議採用已在世界上其它地方投產的設計方案,在澳洲建造艦隻。」

科斯特洛還說:「據ASC的估計,如果能成功在澳洲建造2艘戰鬥輔助船舶,那就能平穩度過『死亡之谷』,但前提是後繼的(潛艇)項目啟動時間不拖延。」

研究中的海神18As戰艦將會取代澳洲皇家海軍大西部戰艦(HMAS Westralia)和成功戰艦(HMAS Success),負責向防空驅逐艦提供用水、食品等後勤服務,以及發揮醫療保健功能。

科斯特洛表示他們希望新舊艦艇的更新換代能在1年內完成,但這取決於本屆聯邦政府,目前政府正在擬定的國防白皮書將對此有所決斷。

在澳審計委員會(Commission of Audit)最近的報告中,ASC公司被標明有可能私有化,業內也未有明顯的反對聲。但有專家質問,接下來都處於都沒有確定的大工程的階段,為甚麼要選在這個時間點出售公司。

報告中還提及,ASC最近的財務報告顯示,其財務表現「不佳」,但ASC自己並不認同這一說法。審計報告中還暗示道ASC有可能拿不到等待中那個400億澳元的潛艇項目。

南澳國防工業廳廳長斯奈林(Jack Snelling)稱對ASC未來是會私有化還是仍然保持國有,「完全沒數」。但無論甚麼情況下,都不要影響其工程項目。

聯邦國防部長約翰斯頓(David Johnston)表示,政府有義務全力支持地方國防工業。「在船舶製造業方面,由於前政府的無作為荒廢了6年時光,我們正在研究如果挽回局面。」「我們正在同各方商議,尋求與那些有意幫助地方國防工業的生存和長期健康發展的企業合作。」

國防組隊中心主管伯恩斯(Chris Burns)認為該提議「切實可行」,但同時也提醒ASC會遇到來自其它企業的競爭。他說:「由ASC來做這個項目的話,會給南澳帶來益處,保住可觀的就業機會。」

(責任編輯:陳紫雨)

相關新聞
南澳省長訪印打4張牌:能源、國防、教育、科技
南澳將建潛艇測試中心
澳海上巡邏機換代 南澳國防業獲益
南澳將建無人機隊 負責澳洲海上巡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