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護理長手工編織包 助精神科病患復健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 聖保祿醫院精神科日間照護中心謝杏玲護理長熱愛護理工作,去年榮獲桃園市績優護理人員,從事精神科護理已26年,以團隊分工合作方式,創作打包帶編織的手工編織包,成為招牌商品,助病患學習一技之長,義賣所得全作為病患復健費用。幫助病房中5位正努力學習編織,也小有技能,他們有一技之長,從中加強經濟自主,減少對家庭的依賴與負擔。

謝杏玲臉書,圖片幾乎是漂亮又各式造型的手工編織包,不少人網路留言,讚美她的手巧,設計創作的才華,有人留言要訂購,更有人要求客製化的訂製品。閱覽臉書讀者的回饋,讓她很開心,除了有成就感,背後更重要是她的用心,幫助精神病患的職業訓練又往前跨了一大步。

謝杏玲指出,手工編織包是無心插柳下的創意延伸,一年半以前,一名門診病患的家屬,提到願意教導護理同仁手工編織包的技巧,原本只是抱著學習多一項技能的心情,增加對病患職能訓練的項目。就在護理長號召下,病患與護理同仁一起學習,沒想到編織後發現成品好美,越作越有心得,謝杏玲還買相關書籍來研究,負責包包的設計、打底及分配工作。

有人負責手把,有人負責作花及裝飾花,透過病患與護理團隊分工合作,不同造型、顏色組合的漂亮、純手工、獨特且不重覆的打包帶手工編織包,去年完成約300多個,陳列在聖保祿醫院一樓同心園復健商店義賣,竟成為熱賣品。

作手工編織包需要耐心,還要能忍受剛開始拉編打包帶時,手會有微痛粗糙甚至長繭。她將服務過醫院所得的經驗,運用在聖保祿醫院,在杏玲護理長眼中,精神科病患像家人般親切,他們只是心理生病了,但感情真誠,待人實在。她總希望能盡力多出一些力,幫助病患回歸正常生活。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