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感性廣告幫商家發橫財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編譯報導)商家廣告構思之縝密,有時候令人防不勝防。針對母親節設計的廣告,就盡顯其操控消費者情感的意圖。
  
據CBC報導,為母親節購買禮物,可以說是一種感性的購物體驗,而廣告商們也正在利用這些情感,發揮其在營銷活動中的影響力。
  
在2013年的一則廣告中,谷歌展現了所有年齡段的孩子為母親慶祝的場面。其他廣告,諸如去年Sport Chek的母親節商業廣告,可能更加個性化。其中,加拿大冰球明星Meaghan Mikkelson-Reid 正在從事劇烈的訓練,而觀眾聽到的是來自其母親的一則語音信箱留言。
  
再來看看2009年哥倫比亞的一則廣告,我們看到孩子們在教室裡製作母親節卡片,老師看起來很困惑。一個小男孩似乎正在隨便書寫一些甚麼字母,太用力以致於鉛筆幾乎要戳破紙張。然後,男孩回到家,將紙張拿給媽媽。凸出的字母拼寫的是西班牙語中的「我愛你」 ,而他失明的母親用她的手指讀到了它們。這是哥倫比亞電信公司的一則商業廣告。
  
在母親節,像谷歌和電話公司,總是能夠從激增的生意中獲利。但是,他們不是唯一的贏家。幾乎所有經營與母親相關產品的營銷商,都在瓜分這筆橫財。去年的一則廣告,我們看到各個國家的母親與她們的孩子在讀書。當孩子最終睡著了,屏幕上出現了這樣的話語,「她給了你閱讀這一禮物。時值母親節,給予回報」 。
  
為甚麼瞄準母親節的營銷商們如此渴望讓我們哭泣?當我們感情用事時,我們就不太在乎合理性,不太可能事先考慮,不太可能關心開支和實用性。從這一點上來看,如果一則廣告建議我們給媽媽買東西,這幾乎是不可能抗拒的。

(責任編輯:岳怡)

相關新聞
心態療癒:感受恐懼,得到愛
台新女團CITY魅禁愛熱舞 雪恥挽人氣
蔣怡自認瘋狂媽媽 任女兒攀爬亂咬
被熊酸「等著當雞」 雞排妹不屑回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