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吞嚥困難 食道弛緩不能症

施芝吟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5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現年39歲的譚小姐,6年前因體重過重做胃繞道減重手術,後因吞嚥困難加劇,2014(103)年3月到台大醫院,經口內視鏡進行食道肌肉切開術,目前已能順利進食。收治患者的台大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表示,譚小姐長年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原本吞嚥就困難,可能是因為做胃繞道手術,導致吞嚥困難狀況加劇,經過手術後已改善。這也是全球第二例「先做胃繞道減重手術,之後再做食道肌肉切開術」。

13年前譚小姐開始出現吃東西後食物噴出、胸痛、嘔吐等症狀,甚至晚上睡到一半食物回流出口外,困擾多年,曾赴耳鼻咽喉科、鼻科就醫檢查沒有問題,醫師甚至建議她看精神科,直到最近到台大醫院,才確診為罕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

李章銘指出,台灣每年約有300位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由於食道的迷走神經無法正常發揮收縮作用,導致下食道括約肌鬆弛不能蠕動吞嚥食物,經由嘴巴放入內視鏡將食道的環狀肌切開後,譚小姐的吞嚥功能已經大幅改善,但接受食道肌肉切開術之後的患者,仍有10%的機率會出現胃食道逆流,病人術後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的飲食原則,以免出現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譚小姐治療3天後即恢復進食軟質食物,5天後出院,吞嚥功能完全恢復正常,成為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例接受胃繞道手術後成功以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治療的患者。◇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