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再有13億信託產品陷兌付危機

人氣 5

【大紀元2014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寶睿報導)年初至今,大陸信託業陸續發生違約事件,近日又曝出中誠信託「誠至金開2號」陷入兌付危機,涉及金額高達13億元。另外,今年三季度可能發生信託兌付危機,屆時到期的信託產品將飆升至12733.06億元。

中誠信託13億產品陷兌付危機

《華爾街見聞》5月31日報導,近日,中誠信託「誠至金開2號」陷入兌付危機,這是中誠信託繼「誠至金開1號」之後再次出現的兌付危機。

近日,銀聯信稱,中誠信託7月25日到期的13億「誠至金開2號集合信託計劃」可能將延期,融資方山西新北方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煤炭企業。

報導稱,中誠信託近日在官網公佈的《誠至金開2號集合信託計劃2014年第一季度管理報告》顯示,該產品融資方山西新北方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一季度再次拖欠股權維持費。這是該公司連續3個季度未支付當季股權維持費用。截至2014年3月31日,山西新北方累計欠付股權維持費1.8億元。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山西新北方的股權抵押是以假簽名冒用股東簽名方式獲取抵押款。

另外,山西新北方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3月還在華融信託設立了一款7.03億元的「華融‧山西新北方集團煤炭整合特定資產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但華融信託報告顯示該產品已經出現運營困難。

信託違約頻發 政府不兜底

繼今年年初中誠信託「誠至金開1號」爆出違約後,2月吉林信託公告投資者,2月19日到期的人民幣1億元的信託產品,聯盛集團將無法償還投資者。該信託一共有6期,到目前為止,超過最後一筆信託兌付日期也早已過期了,吉林信託總共10億元產品兌付無期。

在債券市場打破了「剛性兌付」的傳說後,信託行業一直頻頻發生著違約事件。在事實面前,政府之前一直說的兜底,此刻變得蒼白無力。

德信資本董事長陳義楓表示,不要迷戀「剛兌」,「剛兌」只是個傳說。

美銀美林的崔巍認為,雖然「11超日債」違約不大可能立即使中國金融體系陷入流動性吃緊狀況,但很可能會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

中共官媒3月6日、7日報導稱,「11超日債」違約打破了剛性兌付這一扭曲的潛規則,這是債市市場化必然要發生的。政府不會為金融業兜底了。

《華爾街見聞》的報導還稱,今年有多款產品面臨較高的違約風險,三季度可能發生信託兌付危機,即將到期的信託產品將飆升至12733.06億元。

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劉錫標認為,去年信託發行了大量房地產項目,現在價格下來了,接下來就會發生兌付風險,信託項目風險暴露往往跟隨在降價之後。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大陸債務違約頻發 牛刀:2014年引爆危機
大陸地方政府手捧「燙手山芋」左右為難
大陸樓市大幅降價 老闆跑路 業主砸盤頻發
大陸10多起房企資金鏈斷裂 倒閉潮蔓延各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