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車牌揭秘:「鄉巴佬」還是「很有錢」

人氣 192

【大紀元2014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成德國報導)「Pennt immer」(老打盹),「Provinz-Idiot」(鄉巴佬),汽車牌照前面的地區代碼是PI的人,經常被人這樣開玩笑。PI是Pinneberg地區的縮寫,這個包括近50個鄉鎮的地區位於漢堡西北部。

當兩年前上屆德國聯邦交通部長拉姆紹爾(Peter Ramsauer)建議允許城市、鄉鎮自行選擇汽車牌照的地區代碼時,Pinneberg地區的人小小地高興了一把,覺得終於看到了擺脫「PI」的曙光。最後這個建議沒有被聯邦參議院採納,但是關於車牌代碼地方化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德國車牌由兩部份組成,第一部份是該車註冊地所在行政區的代碼,由一至三個字母組成。第二部份由字母和數字組成,可以隨機分派,也可由車主自選。以前,德國一些小鄉鎮車牌都使用自己地區的代碼,後來重新劃分行政區,小城鎮被迫放棄自己的代碼,而採用統一的大區代碼。

Pinneberg 地區的居民中當然有不少人同意鄉鎮自行選擇代碼,可以藉此擺脫別人的玩笑,但是大部份人其他地區的贊同者,是從對家鄉的熱愛和認同出發,有人說:「開著家鄉牌子的車,感覺超棒!」

反對者則從實際操作角度出發,提出了幾個缺點,一個是從打擊犯罪的角度來說,過於繁多的城鎮代碼會讓警方更加難以辨別,哪輛車是從外地來的,給追捕罪犯增加了難度。

德國警察工會給熱愛家鄉的車主們一個建議:如果誰想要表現對家鄉的認同,可以在汽車後背箱上貼個標籤,但是請不要打車牌的主意。

第二,換牌子需要額外花錢,不僅僅老百姓花錢,而且政府工作量增加,行政費用也要提高,這些都是花的納稅人的錢。不少民眾覺得這筆錢花的沒有意義,有人直截了當地問:「這些政治家是不是沒甚麼別的事情好做了?」

第三,從開車人的角度分析,如果前面的開車人猶猶豫豫,時快時慢,只要掛著外地車牌,那麼後面的人通常會表現出更大的容忍度,因為從別處來的人不熟悉本地情況,可能邊開車邊找路,這大家都能理解。但如果每個小村鎮都改成自己的代碼,那麼以前的一個地區代碼可能「分身」成10個、20個,甚至是50個,這就給司機增加了判斷外地車的難度。

對於大部份車主來說,換不換牌子無所謂。有些地方,甚至是讓他們換他們還不情願呢,比如法蘭克福附近的Bad Homburg地區的車主,無論如何都會堅守現在的地區代碼「HG」。當地人一語雙關地把這解釋成Haben Geld(有錢)。的確,Bad Homburg所在的Hochtaunuskreis大行政區是全德國最富有的區。哪個地區代碼比HG這個充滿「霸氣」的名字更合適放在這裏的車牌上呢?

搬到「鄉巴佬」Pinneberg地區的人,現在也是有辦法不給自己的車配上PI的車牌的。以前是搬到這裏來的人必須接受「鄉巴佬」,但是現在不一樣了,Pinneberg所在的石荷州從2010年2月1日開始實行一項新規定,從石荷州別的地方搬來的人可以保留原來的車牌。

到2012年5月,Pinneberg區已經有1500多輛屬於當地居民的車,但是車牌上沒有PI這兩個字母。當然這和當地總共21萬3千多輛車相比,還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黑森州和圖林根目前也引入了這個規定。

2014年7月開始,德國所有16個聯邦州統一實行這條規定,以後不僅僅是一個聯邦州境內搬家不用換車牌,而且就算是從慕尼黑或者多特蒙德搬到Pinneberg,都可以保留原車牌。但是當地的許可證發放處還是得去一次,因為汽車執照仍需換。

瞭解德國社會的最佳途徑 – 大紀元歐洲生活網:
www.dajiyuan.eu

(責任編輯:文婧)

相關新聞
德國窮人和富人的收入和財富差距懸殊
德官員:稅收應幫助真的窮人 停止援中印
德銀行女俠「挪」富人百萬閒錢給窮人
德國中產階層減少  窮人富人增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