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住宅新趨勢 地小房子大

人氣 107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清泉綜合報導)美侖美奐的新屋總叫人豔羨三分,但是喜愛新屋的人現在恐怕享受不到老房子悠然的餘裕感了,因為現在新獨立屋的興建趨勢是少了庭院的「地小房子大」。這使得一棟棟新屋幾近摩肩擦踵,有時甚至連毗鄰的籬笆都省略了,直接以房屋的外牆當兩家的分界線,中間僅隔一條呎尺小道,維持一下獨立屋的樣子。

這種幾乎接近於Town House類型的新獨立屋,不免隱私權大打折扣,甚至令人懷疑在家裡唱卡拉OK引吭高歌時,是否會騷擾到鄰居?不過它也帶來一個好處,對於那些懶得整理庭院的人來說,可以不用為庭院傷太多腦筋。

平均住宅面積創紀錄 2600平方英呎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最近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人對大房子的興趣與日俱增,1973年時美國新屋尺寸的中位數為1,525平方英呎,連年擴大面積。到房市泡沫化之前的2007年達2,277平方英呎,2009至2010年間稍降至2,100平方英呎,2012年開始恢復蓋大屋,2013年已增加至2,384平方呎。也就是說,2013年有一半以上的新獨立屋是大於2,384平方呎。若從平均值來看,2013年新屋的平均尺寸將近2,600平方呎。

每戶人口卻遞減

乍看之下,也許讓人有種錯覺,覺得房屋越大,裡面住的人肯定越多。但事實正好相反,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1940年時每一個家戶的平均人口為3.67人,之後逐年遞減,到2013年每家戶的平均人口已減至2.54人。

換言之,越蓋越大的房子並不是為了裝更多的人,反而是反映出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於房屋越蓋越大,現在許多新屋擁有以前豪宅才有的配備,如第四個臥房、三車庫、遊戲室、書房、甚至家庭電影院。有些高檔新屋並附有智能家庭系統,可以用iPad控制庭院的噴水器定時、音響、電視系統等。

M型社會 Y世代難買房

這也反映了現在主力購屋族群的特色,也就是買新獨立大屋的客層的口袋比以前更深了。經過了金融海嘯的洗禮,社會的財富分配隱隱朝向M型社會拉開,M型的前端是富者的財富更增,這些人是目前買屋的主力。這也可以從走高檔屋路線的建設商Toll Brothers的股票價格高漲略見端倪。

M型的另一端是只能負担得起小屋的族群,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觀察。首先,1,400平方呎以下的新獨立屋在1999年時佔營建新屋的15%,但到去年只剩約一半的比例8%。

買小房子的主力客層多約首次購屋人,特別是Y世代,他們在很多方面是佼佼者,例如打手機短訊的速度、社交媒體、自拍等,但買房子卻差一大截。

他們若非扛著沉重的學生貸款,要不就是很難向銀行申請房貸,即便闖五關斬六將殺出銀行的層層包圍而得到房貸「預先審核」批准,到房市上也可能很快發現待售屋少得可憐,沒有什麼選擇餘地,還得面對各路買家來勢洶洶的高壓競價戰爭。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美國高價房買氣旺 25萬元以下房銷售反遇冷
加州房價漲幅全美最高 大城市房價升溫
扛學生貸款  美國年輕族群購屋難
美國房價持續上漲 第一季年漲10.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