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風味糕點

【美食典故】白印糕的由來

作者:味蕾

人氣 168
標籤:

「白印糕」是蘇州的風味糕點,用糯米粉加糖蒸製而成的,潔白方正、香甜軟糯、美味可口,是蘇州人最愛的風味美食之一,創始的歷史相當久遠了,相傳它的由來,與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有關。

范仲淹(西元989-1062年),字希文,享年64歲,蘇州吳縣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不到兩歲時,父親范墉不幸去世,孤兒寡母,貧而無依,母親無奈改嫁朱文翰,因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說。范仲淹少年時家境非常貧寒,但仍堅持刻苦求學,成年後得知自己的身世,就辭別母親離開朱家。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到睢陽應天府書院(在今河南商丘睢陽區)苦讀,「晝夜不息。冬日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立誓光耀范家的門楣,每天只煮一鍋粥,把粥盛在盤裏變成粥凍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吃二塊,他美稱這種方塊粥糕為「白雲糕」。

有一天,皇帝要路過應天府,書院裏的學生們都急忙衝向大街,想一睹皇帝的龍顏。范仲淹的同窗好友石梅卿也想往外跑時,卻聽見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只見范仲淹心不動的還在專心讀書,於是石梅卿大喊:「仲淹,皇上來了,還不快上大街。」范仲淹淡定的說:「書不念好,看皇上也沒用。書念好了,再見皇上也不晚!」石梅卿心中更加佩服他的志氣!決定好好的向他學習,就更加關心他。

石梅卿把家裡好吃的酒菜送給范仲淹時,仲淹卻說:「這酒菜我不能吃。」梅卿追問原因,仲淹重話說:「這酒菜恰似砒霜,等同在害我。」梅卿生氣的說:「我是誠心的想幫助你,怎說是害你呢?」仲淹分析說:「我已吃慣了『白雲糕』,日子還挨的過去。如果我改吃你的好酒菜,日後再吃『白雲糕』,舌頭就會挑剔了!到時候,我就要為三餐苦惱而無法專心讀書。你說,這不是反害了我嗎?」

石梅卿聽了范仲淹的解釋後,更加折服,於是叫人用糯米粉加糖仿照范仲淹的「白雲糕」,做成潔白方正的糕點,天天送給范仲淹四大塊,一直到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名登進士,迎回母親贍養,恢復范姓為止。現在蘇州、常熟一帶市售的「白印糕」,就是因此而流傳下來的。

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范仲淹與韓琦同任陝西經略副使,協助主帥夏竦抗禦西夏,范仲淹採取「屯田久守」鞏固邊防,到了慶曆四年(1044年)迫使西夏議和。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任參知政事(副宰相),與富弼、韓琦等人提倡改革,推行新法,就是「慶曆之治」,歷時僅一年,因保守派夏竦等人反對而告失敗,被外貶為地方官,輾轉於各州郡。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奉命從青州調任潁州途中,病逝於徐州,被追贈為兵部尚書,諡號「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流傳於世。今天,每當人們品嘗「白印糕」時,就會聯想到范仲淹寒窗苦讀的「白雲糕」,同時也想起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千古絕唱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憂民胸懷。@*

相關新聞
【美食點滴】乾煸四季豆的撇步
【美食典故】香Q嚼勁的烙饃
【美食典故】冰清玉潔的冰糖蓮心羹
【美食典故】似湯非湯的徐州啥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