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信託現兌付危機 23筆被問責

【大紀元2014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最近,大陸信託業兌付危機頻繁顯現。今年初「誠至金開1號」兌付危機剛過,「誠至金開2號」陷入同樣危機。同時,大陸整個信託情況不容樂觀。中國信託業協會7月8日發佈首份行業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5家信託公司23筆風險項目被問責。為預防風險的爆發,全行業計提的信託賠償準備金已達90多億元。

大陸信託業兌付危機頻現

陸媒《中國經濟新聞網》7月10日報導,今年年初「誠至金開1號」信託計劃的兌付危機剛過,中誠信託旗下的另一款涉礦類產品「誠至金開2號」陷入同樣困境。

中誠信託日前發佈《2011年中誠•誠至金開2號集合信託計劃臨時報告》,對委託人和受益人進行特別風險提示,稱鑒於目前煤炭市場持續低迷,新北方公司下屬五個煤礦整合和技改復產工作尚未完成,企業經營困難,信託財產在2014年7月25日前完成處置及變現存在不確定性,信託計劃存在延期可能。

根據中誠信託所發的《臨時報告》披露,由於受地方政策和審批等影響,融資方新北方公司下屬五個煤礦的整合和技改復產進展較為緩慢,新北方公司經營陷於困境,從2013年二季度開始欠付股權維持費。截至2014年6月20日,新北方公司累計欠付股權維持費23181.84萬元。

信託風險壓力加大 信託賠償準備金超90億元

不僅是中誠信託,大陸整個信託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陸媒《經濟參考報》7月9日報導,中國信託業協會7月8日發佈首份 《中國信託業發展報告(2013-2014)》顯示,目前信託行業風險防控壓力增大。截至2013年底,5家信託公司的23筆風險項目被問責。專家稱,現有可能產生兌付風險產品比重達0.55%,相比2012年的0.27%,其壓力增大一倍。

報告表示,長期以來,信託業實行信託賠償準備金製度和淨資本約束制度,截至2013年底,全行業計提的信託賠償準備金已達90.60億元。

報告認為,信託業兌付風險壓力加大,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實體經濟風險向信託傳遞,前些年部份大規模擴張的行業面臨深度調整,個別產業風險顯著上升,影響信託項目兌付;其次,部份交易對手財務困難,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大,資金週轉出現問題,可能難以按時償還信託貸款;第三,部份金融機構監管不到位,未能發現交易對手涉及民間借貸、未及時發現交易對手違規擔保或項目實際控制人挪用信託資金等問題。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陳思敏】中國信託業如「影」隨行的兌付危機
大陸金融界高層接連出事 恐生大事
大陸再有13億信託產品陷兌付危機
三大現象顯示中國經濟嚴重惡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