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伯克利研究:身體與心靈相關連

人氣 44

【大紀元2014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文淨綜合報導)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大伯克利)身心靈健康網站,最近發表的一篇關於身體狀態與心靈相關聯的文章,講述人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身體狀態,來改善心理健康。

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身體與心靈是相關連的,那麼你的心理狀態會對你的身體產生怎樣的影響。如果你感到害怕,心臟會急速的跳動,感到尷尬你會臉紅,感到快樂你會微笑,打坐甚至可以降低你的血壓。那麼反之,改變你的身體狀態是否也能同樣可以改變你的精神狀態。

多項研究表明,身體位置、姿態、手勢和面部表情,也確實可以影響到你的所思、所感和動作表現。例如:如果你皺起鼻子,會感到聞到不愉快的東西,挑起眉毛,你或許對你讀的東西感到驚訝。驚奇的是你身體胖瘦與你想到的差不多。當你身體向左靠時,比你身體向右靠時,覺得艾菲爾鐵塔短,最近的研究還發現,洗手還有一種心理上的清潔效果,減輕內疚和自責的感受。

大部分身心相關聯的研究(被研究者稱為體現)都集中在各種開放形,(或「能量」)構成,手臂和肘部遠離身體,昂起頭,不像封閉式的姿勢那樣腿或手臂交叉,低著頭,身體頹然或無精打采地坐著。例如:2010年在《心理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短文說,如果人們以開放姿勢站著或坐著一分鐘,就會有能量和充電的感覺,他們的雄性激素會增加,壓力下產生的激素減少。文章結論說:「簡單的改變身體姿態,一個人就能將他的心理與身體整理好,可以抗拒困境與壓力。」

根據2009年《歐洲社會心理》雜誌,坐直、簡單的身體姿態,可能增加自信。參加者寫下在各種姿態下,自己的強、弱點,包括他們是否是做好工作的候選人。那些坐得筆直、挺胸(「自信」的姿勢)比那些呆呆坐著的,臉上不時的看著膝蓋的,(「懷疑」的姿勢),給自己評分要高,並且對自己也比較有信心。

身體姿態還能幫助減輕疼痛,2012年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建議,從事瑜伽鍛鍊的(雙腿分開站立,手臂舉起),比順從(跪)自然姿態的(雙手兩側站立),更能忍耐不適與疼痛。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即使在你的不能控制的情況下,

你可以表現,如果你以假設主導的姿勢出現,這反過來,可能會降低對疼痛的敏感性。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華人工程師:神韻治療身體心靈 大開眼界
提升身心靈健康講座  二林伸港熱烈迴響
身心靈健康講座  人為甚麼有道德
勵聲籲女性重視身心靈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