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舊金山灣區十大新聞(下)

整理|舊金山大紀元編輯部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1月02日訊】2015年已經到來,回首2014,舊金山灣區的華人既有激動人心的反對SCA-5成功、多位華裔當選加州議員,也有余胤良因瀆職而被捕的失望,還有中領館大門被燒後的躲躲閃閃,加州在大旱之中也迎來了難得的大雨,但好像乾旱還會持續。繽紛多彩的2014已經過去,讓我們期待2015更精彩、更難忘!

2014年5月22日,舊金山總圖書館發言人米歇爾•傑菲斯(Michelle Jeffers)說:「唯一的所謂『爭議』,就是《星島》這篇報導。」(周鳳臨/大紀元)

6、舊金山圖書館六四紀念風波

2014年5月17日《星島日報》在美西頭條新聞中,刊登了不具名的報導《官方圖書館「六四」紀念掀爭議》,提出紀念六四大屠殺是「政治化」,稱負責合辦的舊金山圖書館有「政治立場」,並引發「爭議」。對於這一報導,舊金山總圖書館發言人米歇爾•傑菲斯(Michelle Jeffers)5月22日代表圖書館官方進行了回應。傑菲斯說:「唯一的所謂『爭議』,就是《星島》這篇報導。」

對於報導中稱圖書館有「政治立場」的說法,傑菲斯說:「我不認為我們有什麼『政治立場』,相反,我們對持所有立場的聲音都持開放的態度,並會為具有不同觀點的展覽提供場地。」

傑菲斯對於《星島》報導中的「爭議」一詞表示不解,她說:「對紀念六四的展覽,不存在爭議。」她進一步表示:「我們沒有收到對於展覽的任何批評,也沒有收到過對舉辦展覽的動機表示質疑的任何電話。」

在《星島》報導中被採訪者、舊金山總圖書館國際中心員工盧慧芬(Doris Tseng)稱,該「報導」中僅部分引用了她被採訪時的表述。盧慧芬稱,自己對展覽的態度與圖書館發言人的態度相同。

2014年12月初的罕見大雨襲擊舊金山灣區,讓高速部分路段嚴重積水。(Getty Images)

7、灣區12月份風暴緩解旱情

加州的乾旱已經持續3年,湖泊、水庫水位都創下歷史新低。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發布的最新研究表示,在過去的紀錄中,加州曾有6次的乾旱嚴重於2014年,甚至曾在3年間傳出37次旱災。不過,結合高溫、降雨降雪量減少及其他因素,科學家認為,加州目前的旱情是1,2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部分原因是由於「異常低」的降雨量和「破紀錄」的高溫。

12月雖然持續降雨,其中一場大的暴風雨席捲加州,給灣區帶來了非常可觀的降雨量,使一些城市打破了10年以來最濕12月份的紀錄。2014年雨季帶來的降水量,聖荷西8.33英寸,超過平均水平的兩倍;舊金山10.59英寸(約為平均水平的175%);奧克蘭8.77英寸(約為平均水平的174%)。

不過一場大暴雨還不足以解3年來的乾旱狀態。水資源評估部門表示,加州今冬將需要像12月上旬這樣的降雨8次,填補水庫之需才能結束乾旱。這兩次降雨後,在明年4月之前還需6次降雨。

2014年12月10日,很多苗必達及部分臨近垃圾場的聖荷西居民,在聖荷西規劃委員會會議上表達反對意見。(李蘭/大紀元)

8、南灣垃圾場擴建 社區反對

位於聖荷西地界內的紐比垃圾掩埋場(Newby Island Landfill)散發出的臭味,影響的卻是苗必達居民。現在垃圾場已得到聖荷西的擴容許可,高度將從150英尺增加到245英尺,運營期從2020年延長到2045年。

苗必達社區日前正在為反對紐比垃圾掩埋場擴容而忙碌,同時,苗必達市府也已經發起了對聖荷西市的2項起訴,一個是兩年前針對垃圾場臭味污染的訴訟,一個就是針對這次垃圾場的擴容。

11月21日社區聯絡人周石群(Jeniffer Zhou)到苗必達市府,與市長會面商談,社區和市府合作應對。

12月16日,加州資源循環和回收處(CalRecycle)針對紐比垃圾場擴容問題,在州府進行了最後一次公眾聽證會。反對垃圾場擴容的苗必達社區民眾和苗必達市府官員也趕來參加公聽會,再次表達抗議聲音。

社區方面發起的為阻止垃圾場擴容的徵集簽名活動,需要徵集到5萬個簽名,大約占到當地人口的71%。目前徵集簽名的速度並不理想,雖然已經在很短時間內獲得了3,000多個簽名,但距離目標還遠。

紐比垃圾場每年從灣區各地收集平均16萬680噸的綠色庭院垃圾、食品垃圾、木材廢料等,除此之外,在苗必達西部的聖荷西聖塔克拉拉污水處理廠是另一處臭味污染源。

[[5]][[6]]

2014年11月當選加州主計長的余淑婷。(余淑婷臉書)

9、中期選舉 灣區華人參政創紀錄

在2014年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中,灣區華裔參政再次締造歷史,州眾議院選舉中,代表舊金山的邱信福、丁右立,和代表硅谷的朱感生及羅達倫,都成功當選。其中羅達倫更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裔眾議員。年僅31歲的羅達倫,也將是加州史上最年輕的亞裔州衆議員。

另外,在加州稅務委員第2選區,曾擔任加州衆議會執行議長的馬世雲,也以超過30%的差距,順利擊敗對手當選。

另外,其他地區的華裔也有多人當選。從加州主計長轉戰財務長的江俊輝,以逾15%的差距擊敗對手,成功轉換跑道;而競逐江俊輝留下的主計長職務的余淑婷,也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以些微的差距獲勝,華裔包辦了加州最重要的兩個財政位置。

在州眾議員方面,第49選區的周本立、55選區的張玲齡都順利當選。在州參議員方面,第6選區的彰化女婿潘君達,以53%的得票率順利獲選。

12月1日宣誓就任,創下眾議會史上最多華裔眾議員的紀錄。

在聯邦衆議員方面,第27選區的趙美心毫無意外,第4度連任成功,臺灣出生的劉雲平也在第33選區以大幅度的差距擊敗對手,首度當選聯邦衆議員,這也是加州首度出現兩名華人血統聯邦衆議員。

2014年10月24日,舊金山中國城社區發展中心政策主管藤岡元,在市政廳前展示愛麗絲法案危機。(周鳳臨/大紀元)

10、高科技公司遷入 舊金山逼遷激增

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在舊金山落戶,造成該市的租屋住房和商業樓宇需求大增,在市議會通過將租金控制下(rent controlled)的公寓單元轉換為共渡公寓(TIC)提案後,出現越來越多的逼遷案。

高科技公司的員工往往掙錢比較多,造成舊金山的租住房和商品房需求大增。不僅有舊金山本地的推特、Zynga這些公司,臉書和谷歌每天有1萬5千員工從舊金山搭乘大巴去公司上班。

不少舊金山業主利用愛麗絲法Ellis Act,驅逐租客、收回房產。舊金山市議會為了保護住客免被房東逼遷,而訂立法例規定驅逐現在的房客必須要償付房客,接下來兩年的同級住宅的房租差價。不過在10月21日一項法庭判決中,認為該法案違背了憲法。◇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大紀元2014年十大娛樂新聞
台灣Yahoo十大新聞人物 學運領袖搶進榜
大紀元2014年十大國際新聞
大紀元2014年十大華人新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