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年金同步改革 台學者:先改成多式保險

人氣: 6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年金不是種類多,是制度太複雜」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九大年金起點不同,從軍人開始先設退撫基金,接著是勞工、公務員,先有退休再保險,當時都沒設計一套全台適用的制度。軍公教的退休非常類似,卻採不同制度;勞工先有保險、後有退休;再加上農保、國民年金等,早期沒整體規劃、整合,現在才會這麼複雜。

很多國家年金是一體適用,一套保險制度就解決所有問題,德國是最早開始年金的國家,從1883(民國前28)年到現在都是保險。林萬億指出,公務員與勞工基本上一樣,差別只在受僱於政府或企業,不管是提撥率或所得替代率應該都一樣;軍人比較特別是因為退伍年齡不同,人數較少,應另立一套制度,募兵制國家為吸引民眾當兵,可能會給些優惠。

靠後代補黑洞 產生世代不公

四大年金面臨破產的原因,包括提撥或費率太低、所得替代率偏高、退休太早和領取年齡太長。林萬億表示,如果再提高保費或提撥率,對未來世代不利,未來人要提繳很多,且光靠提高費率或提撥率,所得替代率如果沒下降,對未來世代並不公平;改革年金不能只單獨提高提撥率,要有配套,要算清楚繳到什麼水準、領多高才是公平的改革,所以複雜度很高。

政府建議勞工提撥率要從12%提高到19.5%,林萬億說,提高提撥率同時又降低所得替代率,兩邊都要算清楚,否則會造成某些人繳很多、領很少。因為很複雜,所以要嚴謹計算,不同的世代要盡可能平衡,如果既得利益者不吐出來,都讓以後的人來承擔,也不公平。

林萬億指出,政府公告的最適提撥率,有些達40%,提撥那麼高,薪水就所剩無幾了;那是充分準備的計算基準,所謂充分準備是未來領取的、現在要提撥足額,退休可以這樣算,以後要領的現在要提足額,因為沒有人要分擔;但保險就不能這樣算,因為保險牽涉繳款人數多寡,政府也不能統一告訴大家提撥多少,這會造成反改革、互相爭奪利益等問題。

趨向保險概念 同步執行改革

年金面臨困境,該如何改革?林萬億表示,延後退休年齡、適度調高提撥率或保費費率、降低所得替代率,都要同步執行,否則永遠不夠。建議改成多式保險,多式保險是把各年金的退休、保險合併計算,軍人歸軍人、公務員歸公務員,各自先整合成一套保險,再拉近各保險的標準。

林萬億說,有總統候選人表示,來一套基礎年金制就好。九大年金已無法整合在一起,若再外加一套制度更不得了;九大年金各有法令,十幾個法令全部要整合成一個法多難?如果可以先各自整合,十幾套變成五、六套,再讓提撥率、所得替代率、提撥分攤比例、退休年齡等條件盡量一致,雖然加入不一樣的保險,內容就一樣了,屆時想把各年金們送做堆,不也就可以了嗎?

林萬億表示,把九大年金送作堆,不是外行人隨便說說就可以,要有很專業的思考,要考慮不同職業別、不同世代。◇

責任編輯:旻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