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想不堵車?收過橋費

人氣 16

【大紀元2015年11月04日訊】 (大紀元記者魏思明溫哥華編譯報導)智庫組織加拿大財經委員會(Ecofiscal Commission)在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中建議,大溫地區應實施試點項目,對車輛徵收橋樑和隧道使用費,以緩解該地區的擁堵情況。
    
報告稱,交通擁堵造成大溫地區每年損失14億元,預計隨著人口增長,情況會變得更糟。而修建更多道路,投資更多基礎設施項目並非長久之計。
    
該委員會主席、麥吉爾大學經濟學教授瑞根(Chris Ragan)說:「一次又一次,我們從世界各地的城市看到,當你擴建交通時,實際上你並沒有減少擁堵狀況。」
    
他認為擁堵收費被認為是一個有效的方案,「舉個財經政策的完美例證,當你為解決一個問題而收費時,你可以使用這項收入來產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這份46頁的報告呼籲加拿大主要城市、省府和聯邦政府共同合作,來實施緩解交通擁堵的收費計畫,並強調這些收費應適合於各城市的最佳需求。
  
該報告還建議向使用橋樑和隧道的司機徵收擁堵費,而收費標準取決於需求。
  
「收費應根據每天不同時段來計算,甚至是採用動態收費方案來適應於需求。這將最有效地緩解高峰時期的交通擁堵,減少瓶頸。」
    
通過徵收橋樑使用費來解決交通擁堵和籌集改善公交資金的提案,在大溫地區已經浮現過幾次,但都遇到相當多的反對。西門菲沙大學(SFU)城市項目主任普萊斯(Gordon Price)認為,徵收擁堵費的計畫已經延遲很久。
    
普萊斯說:「去做,去嘗試。不過邁出那第一步是艱難的」。總的來說,公眾仍然認為道路使用應該是免費的,在他們支付的稅款中已經支付了這些費用,所以贏得公眾的支持是一項艱難的銷售任務。目前這項計畫缺少政界的支持,特別是省府的支持。
    
他認為有一件事情必須改變,那就是省府的收費政策。省府規定,要實施收費計畫必須讓公眾擁有一個免費的選項。省府還要求,任何新的收費項目都必須通過公投,獲得納稅人的批准才能執行。今年7月,超過6成大溫居民投票反對徵收0.5%交通擁擠改善稅來籌集交通建設資金。
  
羅品信說:「市長議會多年來一直呼籲對道路徵收使用費,這將是獲得更多投資的一個途徑。我們需求修建更多的交通項目,擁有一個更好的收費系統,道路收費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卑詩省府採取行動」。
  
不過,並非每個市長都贊同。北溫哥華市長Richard Walton就有異議,認為此舉雖有道理,卻並不適合北溫,因為別處可能有多種交通路徑可選,而北溫卻只有獅門橋可走,這樣收費就欠公平。Walton不反對對部分連通溫哥華的道路收費,但認為具體措施需同大溫所有地區協商確定。他強調,要確保公平。
    
負責運聯(TransLink)的廳長法斯本德(Peter Fassbender)說,該報告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糧」,但是在不同區域,如大溫地區,如何具體落實缺少具體建議,「這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法斯本德將皮球踢回給市長們,他說任何有關道路收費的計畫都應由市長們來考慮。
    
他補充說:「我們的承諾是,與他們合作,看短期需求是什麽,長遠目標是什麽,以及我們如何達到目標,並確保我們有一個可持續的交通運輸系統」。◇

責任編輯:何堅

相關新聞
加台會線上年會 各地同鄉會齊聚共交流
何良懋:贈書是中共統戰手段 加國人要警惕
中共借贈書滲透加國 前議員籲政府立法規管
資深媒體人:用香港人的故事喚醒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