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珠博物館 工藝品巧奪天工

人氣 82
標籤:

【大紀元12月13日報導】世界博物館蒐奇系列三(中央社東京13日專電)珍珠代表純潔、品味高尚,女星奧黛莉赫本、賈桂琳甘迺迪、瑪麗蓮夢露、英國王妃戴安娜等都愛真珠。但若談起真珠,非得要要看看伊勢志摩的真珠博物館。

伊勢志摩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殖真珠的御木本幸吉故鄉,1893年御木本幸吉(Mikimoto K?kichi)率先在相島(現在的真珠島)成功發明人工真珠養殖,被稱為「真珠王」。

真珠島從1951年對外開放,從1961年起就有許多名人,包括英國、荷蘭、尼泊爾、約旦、西班牙等皇族造訪真珠島。

1985年真珠島成立日本第一座真珠博物館,以主題「思考人與真珠的關係」展示有關真珠的相關文物,讓遊客從真珠的歷史、工藝、科學等領域的知識來了解真珠魅力。

真珠博物館最吸引遊客目光的是女和服腰帶上裝飾用的帶扣,名為「矢車」的工藝品。這是1937年巴黎萬國博覽會的參展品,分別由鉑金 ( Platinum)、18金白金(White Gold)、養殖真珠、鑽石、綠寶石等11種珠寶的13種飾品(飾針、戒指、頭飾等)組成的帶扣,充分展現日本職人巧奪天工的神技,是日本飾品史上代表作。

另外,1979年製作而成的「真珠皇冠II」也是美的焦點。這是以皇冠史上最輝煌時代-中世的拜占庭式皇冠為模型,參考古埃及法老王圖坦卡門(Tutankhamun,1340年代)短劍鑲嵌粒金的工藝技巧打造而成的。

1979年製作而成的「真珠皇冠II」是以皇冠史上最輝煌時代-中世的拜占庭式皇冠為模型,參考古埃及法老王圖坦卡門(1340年代)短劍鑲嵌粒金的工藝技巧打造而成。(MIKIMOTO PEARL ISLAND提供)

皇冠上有些真珠未固定,呈現真珠墜子狀,動起來猶如波光粼粼,耀眼奪目。

「御木本五重塔」則是以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為模型打造的美術工藝品,1926年在美國費城舉辦的紀念美國獨立150週年的萬國博覽會上展示。塔的各層鑲嵌的白蝶貝,塔上層(九輪)由鉑金打造,整座塔用了1萬2760顆真珠。

「御木本五重塔」是以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為模型打造的美術工藝品,使用了上萬顆真珠,令人驚艷。(MIKIMOTO PEARL ISLAND提供)

此外,遊客還可到戶外觀賞海女潛水撈母貝的表演。御木本當年在進行真珠養殖時,靠許多女性負責擔任潛入海中沈放並打撈母貝的工作。

相關新聞
G7峰會地伊勢志摩 或將成日本火爆觀光地
秦始皇兵馬俑 芝加哥富地博物館明年3月展出
遊客爆量 奇美博物館將休館歲修
到黃金博物館最想的事  體驗採金礦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