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中研院攜手 解七穿膜蛋白質秘密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17日報導】(中央社)七穿膜蛋白質存在地球30億年,許多藥物研發都和它相關,台大和中研院合作,解開台灣第一個七穿膜的蛋白質結構,將有助於提升其產生能量的潛能。

台大生化科技系副教授楊(啟)伸的「結構與感光生物實驗室」和中研院副院長王惠鈞實驗室合作,由團隊成員台大博士傅煦媛、中研院博士許敏峰歷經多年研究,終於解出台灣第一個七穿膜的蛋白質結構,研究成果也刊登在國際期刊上。

研究團隊表示,七穿膜蛋白質是大自然原生設計,用來將光能轉成生物能的巧妙裝置,目前廣泛存在一些喜歡極端環境菌類中,如台灣南部的鹽田中的嗜鹽古生菌,但七穿膜蛋白質很難大量取得,研究團隊歷經多年研究終於有成果。

在研究過程中,團隊發現有個獨特的蛋白質穩定性強,在別的同類蛋白質不能產生能量的環境下,還能繼續產能,根據其結構發現此蛋白質有個特別設計的「蓋子」,能區隔蛋白質內部和外在環境,也讓科學界為此類蛋白質分出一個新群組。

研究團隊表示,七穿膜蛋白質可能已在地球存在30億年,人類的視覺、聽覺、嗅覺、腦神經、許多荷爾蒙作用,都由這類七穿膜蛋白質負責,目前市面上藥物,有一半以上都和其相關,這次解出七穿膜蛋白質結構,將可使其產生能量的潛能提高約2至10倍,可說是近40年來的重大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