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中國房地產泡沫或繼續膨脹至破滅

人氣 7488

【大紀元2015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近來,因為中共中央經濟會議中提到明年房地產要去庫存,大陸的房地產再次引發關注。有大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房地產背後和當地政府有很深的利益關係,依靠「房地產化」來拉動GDP增長的意識並沒有轉變,最終房地產泡沫或將直衝至破滅為止。

在12月21日剛剛結束的2015年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共明確提出明年經濟的工作重點是化解過剩產能和房地產庫存。經濟工作會議公告顯示,中共將鼓勵房地產開發商降低房價,以此作為去房地產庫存的措施之一。

但是,大陸各城市之間樓市分化嚴重,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市場需求依然強勁,二線城市除了個別省會城市需求較好以外,其它的也是不盡人意,三四線城市銷售一直在下滑,疲弱不堪。所以大陸一些業界人士認為面對如此局勢去庫存並非易事。

外界普遍認為,這些樓市庫存積壓的城市基本都是經濟不太發達景氣的地方,農民工要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比較困難,沒有穩定的工作就談不上買房還貸。

有研究者統計當前中國新城的規劃可居住34億人口;中國的「鬼城」50個以上(「鬼城指數」介乎0.2692至0.3843,即每平方公里只有2,000至3,000多人)。而且這種「鬼城」不僅只是分布在中西部地區,也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中共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12月13日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房地產的這種庫存,不是人們簡單的想像一兩年、兩三年能解決的,有的地方恐怕要花五到十年才能化解。而造成這個惡果的直接原因就是政府的推動。在中國這種特色的經濟制度條件下,地方政府有強烈的利益動機,它通過賣地、賣房子能拿到它的土地出讓金,最後能拿來搞基礎設施建設。這種雙重推動就導致房地產過快地增長。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12月20日在新浪博客表示,面對樓市庫存高企,地方政府以「房地產化」來拉動GDP增長的意識並沒有半點轉變,反之更是向中西部地區、三四線城市蔓延。「房地產化」經濟已經向中國的每一個角落蔓延。尤其是一些地區已經規劃好並正在建設的新城,想讓這種新城建設停下來的可能性不會太大。因為,如果新城停止建設,所面臨的風險會更高。這不僅在於房地產開發商無法收回其住宅建築成本,更在於地方政府面臨較大的政治性風險(業績不好)。

易憲容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幾個一般性問題透露:一是今後中央政策無論出台甚麼政策,中國的「房地產化」經濟在短期內要得到調整是不可能的。因為全國各地普遍存在嚴重的新城建設的路徑依賴。各地新城一旦規劃好,半途而廢的可能性不大。二是當前所稱的全國嚴重的住房供給過剩在短期內不容易得以解決。因為這不僅在於住房建造有較長的時間週期性,也在於只要建造住宅有利可圖,大量的住宅供給還會增加。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四線城市都是如此,只不過所表現的形成不同而已。三是經過考察發現即使是房價回歸理性,讓消費者有支付能力購買,也是無法消化這大量的住宅供給湧出。

所以易憲容認為,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問題已經走上不歸路,不到房地產泡沫徹底的破滅是不會調整及停下來的。因為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及住房投資者根本就沒有意願讓這種「房地產化」經濟改變。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房地產泡沫的破滅。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人口流失嚴重 在大陸10城買房小心貶值
深圳房價掉頭下跌 樓市或開始大調整
王石:死亡不恐懼 做人需堅守底線
中國房地產四項指標首次同時下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