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首家持牌私募基金欠款 董事長失聯

人氣 115

【大紀元2015年12月31日訊】吉林省中電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林中電股權),是一間央企控股公司,同時又是吉林省首家取得正規牌照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但其多個私募基金產品出現逾期不予兌付的情況,涉及數額過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前董事總經理馬志國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網上追逃,董事長張樹失聯。

據大陸無界新聞報導,吉林中電股權於2014年4月獲得《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書》,是吉林省首家獲批正規牌照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加上其央企子公司背景,吸引了大批投資人。

據工商資料顯示,吉林中電股權原來的大股東中電華興能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電華興集團)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集金融、能源、科技、農業、國際貿易、房地產等六大行業於一體的投資管理集團,原為央企中國電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截至2014年6月,總資產近30億元,資產負債率39.5%,董事長是張樹。

最近,吉林中電股權發行的多個基金產品,包括「長春大唐鴻源投資管理中心」、「長春中電北恆投資管理中心」、「長春中電南衡投資管理中心」等項目均被投資者舉報涉嫌吸收公眾存款,出現到期不兌付本金的情況,初步統計,涉及資金過億元。

這些投資者在基金到期後,紛紛聯繫自己的業務經理,但是不少業務經理已經離職。投資者於是轉而去找公司或者董事長張樹要錢,但是不是找不到公司,就是找不到負責人,即使聯繫上得到的答覆也是「沒錢,等待」,最終5個張樹的聯絡電話,不是暫停服務,就是關機,均無法聯繫。

據報導,2015年7月,中電華興集團進行了股權變更,央企中國電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撤出,11月13日法定代表人由張樹變更為張曉娟,張樹仍任董事長。對於此變更,其中一個投資人表示,「央企撤股恰好發生在我們給央企領導寫信投訴張樹及中電華興集團不兌付本息之後。」

據中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以及失信被執行人信息顯示,張樹、吉林中電股權及中電華興集團,共有16次登上被執行人名單被執行,其中僅在2015年就有15次,涉及資金過億元。張樹和中電華興集團3次登上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涉及資金2300多萬元。

被執行人在民事案件中是指,在法院對於一民事訴訟判決原告勝訴後,在法定的上訴期滿後,或終審判決作出後,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失信被執行人,是指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傚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責任編輯:尤思宇

相關新聞
天津千億資金私募詐騙案曝光 受害者喊張高麗還錢
大陸富豪透私募基金狂購海外資產 香港成樞紐
中國資金帶熱加州私募基金
200多人7億資金被騙 光大銀行涉金融騙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