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閣:康熙御筆「賜福蒼生」

人氣 41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2月26日訊】過年期間,隨處可見「福」字,宛如亂墜的天花,讓人目不暇接。細細想來,中華故土真的是尚「福」的民族。上有福星高照,下有五福臨門,在新年除舊迎新時,家家都在忙著迎春接福。幾千年來,一個福字,竟也能洞徹大千包羅萬象,引領華夏子孫的志向和雅趣,也為後世子孫定下了一套特有的價值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福」的典故有華封三祝、箕陳五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吃虧是福等等,古樸睿智,蔭福綿長。

箕陳五福

史載,商末貴族,商紂王的叔父箕子佐政時,見紂王進餐必用象箸,於是感歎:「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箕子從紂王用的筷子,看到商朝去日無多。商紂王暴虐無道,揮霍無度,酗酒淫樂不理朝政。於是箕子,苦心諫阻,卻被紂王囚禁起來,貶為奴隸。箕子見成湯所創六百年江山即將斷送在紂王手中,心痛如割,索性割發裝癜,每日裡只管彈唱「箕子操」曲以發洩心中悲憤。

武王滅商建周後,求賢若渴尋找箕子,懇請治國之道。於是,箕子鑒於紂王滅亡的教訓,提出了九種萬事如意,其中有一條就是用五福勸人為善。《尚書.洪範》記載箕子所說的「五福「為:「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這位與微子、比干齊名的箕子強調只要與人為善就能得到五福。

吃虧是福

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其堂弟為了祖傳房屋的一段牆基,與鄰居訴訟,要他函告興化縣相托,以便贏得官司。鄭板橋看完信後,立即賦詩回書:「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該詩本處於康熙時大學士張英,鄭板橋的回書稍有變化)。 稍後,他又寫下「難得糊塗」,「吃虧是福」 兩幅字。並在「吃虧是福」下加了「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益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的題跋。

天下第一福

而把這些典故中福的眾多涵義融為一體的,卻是康熙帝。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帝祖母孝莊太后60大壽將至時,突染沉痾,太醫束手無策。康熙帝查知上古「承帝事」中有「請福續壽」的說法,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請福續壽」。沐浴齋戒三日後,康熙帝精選了一隻鐫刻「賜福蒼生」的金字毛筆,在絲絹製作的紙箋上一氣呵成寫下一個碩大的「福」字,並以「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被稱為是傳統文化的正宗福氣。孝莊太后得到這個「福」字後,百病全消,15年後75歲高齡時善終。民間俱稱這是康熙帝「請福續壽」帶來的福緣,所以盛傳此「福」為「天賜鴻福」,最為民間百姓喜愛。

康熙帝寫的這個「福」字與眾不同,最直觀的是字體瘦長,與其他體型富態的「福」字迥異。「福」字右半部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寫法,所以「福」字暗含「壽」字。民間稱之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由於這個「福」字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人們認為是洪福無邊、無邊之福,民間稱之為「五福之本、萬福之源」。更有深意的是,康熙帝的這個「福」字中包含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數個漢字,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也被譽為「天下第一福」。時至今日,康熙帝的這個「福」字依然受到百姓的青睞,每逢過年,多將此「福」端正的貼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

這段故事也似乎應驗了康熙帝以御筆「賜福蒼生」,為後世留下正統的福氣,福祉萬民的宿命。思索歷史古今,從福的出現到康熙帝的請福,傳統留下的空間,也似乎帶人穿越,從新體會一代帝王的殷殷苦心。康熙帝從8歲登基14歲親政到離世,在他61年勤政的時間裏,為「賜福蒼生」聖躬勞心,「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為心思」,廣開言路體察民情,為萬民之福開盛世泰平。

帝王仁心就是萬民之福

在《庭訓格言》中記載了一件事,康熙帝在承德避暑時,曾在烏城、熱河等地捕魚,看到侍衛、僕從中的年輕人不會游泳,康熙帝心生憐憫,常常為他們擔心。因此,在諸皇子幼小時,康熙帝就教他們學習游泳,即使游的不太好,但無論乘船還是涉水,還是能夠應付,康熙帝也不用為他們擔心,鼓勵皇子多學一些本領,對自身大有益處。

這件事在康熙帝偉大的一生中,微不足道,但就是這件小事康熙帝細微體察,流露的仁心,使後世讀來倍感動人。帝王仁心厚重備至,流露字裡行間。有此仁義聖明的帝王,真的是萬民之主、萬民之福!

康熙帝請福的故事,也正如《左傳》上所說:「福,佑也」,意思是能得到神明的護佑就是福。從福字的出現,就喻示著多與祭祀、神明、敬祝有關。古人祭拜上天,就是為了能夠得到上天的開釋和引領。仔細看看福字的結構,就像神賜給每個人一口田,若人能敬拜上天虔心祈求,找回心中那口善良的田,人就會獲得真福,不盡的平安、充盈和喜悅。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傳統文化】吃虧是福
傅國湧:虛幻的「幸福感」
「故智復萌,技癢難耐」的貪官老賊
史鑒:從「苦行老僧」陳璸說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