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導火新聞線》預中香港重大事件

總編被斬、某大報換頭版 教師「林慧詩」名字讀音一樣

人氣 177

【大紀元2015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文君香港報導)3月10日《導火新聞線》(The Menu)開播後,好似香港傳媒生態圈的現實版,再掀熱議高潮。而其中的「經典」,是過去一年香港社會所發生的幾宗重大新聞事件:暗角打人、總編被斬、某大報換頭版等,都在發生之前就被編劇收入劇本並拍攝出來。其中,在街頭為法輪功受到無理攻擊而站出來鳴不平的教師「林慧詩」的名字(讀音一樣)都被預測出來。不得不令人稱奇。

港視《導火新聞線》,故事圍繞《囧報》的一眾高層記者,好似香港傳媒生態圈的現實版。圖為演員在商場造勢宣傳。(宋祥龍/大紀元)
港視《導火新聞線》,故事圍繞《囧報》的一眾高層記者,好似香港傳媒生態圈的現實版。圖為演員在商場造勢宣傳。(宋祥龍/大紀元)

3月14日,香港電視HKTV首次在商場,為正熱播的電視劇集《導火新聞線》造勢宣傳。劇中一眾演員郭鋒、石修、梁小冰、周家怡、姜文傑、王宗堯、陸駿光、駱應鈞、楊淇等與街坊分享拍戲點滴並於現場大玩遊戲。

港視話題劇《導火新聞線》三位女主角楊淇(由左到右)、梁小冰、周家怡。(宋祥龍/大紀元)
女主角之一楊淇。(宋祥龍/大紀元)

新聞與人息息相關王宗堯:民眾有知情權

飾演記者樂嘉輝的王宗堯表示,新聞對於一個地方的人民,永遠是最重要及最息息相關的事。(宋祥龍/大紀元)

王宗堯在戲裏飾演記者樂嘉輝。他做資料搜集的時候,一些記者朋友說其實有很多時候,會因為某一些事令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失去熱情。他相信有很多不同工作崗位的朋友也都會遇到。他希望他們在樂嘉輝身上找回對工作的熱誠。

對於可以在不同的渠道收集到很多不同的資訊,王宗堯表示,這一點對香港來說是很珍貴的事情,因為知情權和新聞自由,對於一個非常發達的大都會來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表示,一個城市優勢或它優勝的地方,不只是硬件,是人民的質素和人民的修養。所以其實新聞對於一個地方的人民,永遠是最重要的,及最息息相關的事。

演員梁小冰讚佩編劇劇本如去年大事件

劇中飾演強勢女主編的梁小冰表示,編審和她們的團隊很厲害,
劇中很多內容、故事人物、社會事件都很像去年發生的事。(宋祥龍/大紀元)

一向嬌滴滴的梁小冰今次卻在《導火新聞線》中飾演一位位高權重的強勢女主編汪海藍,人稱「皇阿媽」,他的前夫(石修飾)則稱她是自私、不擇手段的女人。

小冰說,「飾演一位這麼強悍的女人,我都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小冰背後有花好多功夫去揣摩角色。

小冰亦讚佩編劇的功力:「其實我們沒有拍之前,25集的劇本已經都出了,兩三年前已經拍好了。我們都覺得編審和她們的團隊很厲害,裏面的故事有很多的內容、故事人物、社會事件都真的很像去年(2014年)發生的事。問過編審,她說因為這個世界的歷史會不停地重演、重演又重演。」

導演:很多事正在發生觀眾反饋關心社會

對於觀眾的反應,導演方俊華(左)說,「原來大家都很關心身邊社會的事」。
編審潘漫紅(右)說,編寫劇本的時候,還未覺得香港的新聞自由竟如此之差,當時希望提醒傳媒人的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如何秉持自己的操守和良知才最重要。

提起該劇,導演方俊華(Ben)說:「我不認為是神劇,只不過是我們比較有誠意的電視劇。……因為我覺得很多案件正在我們身邊發生著,只不過我們將它發展了,將我們講的故事以及觀眾的一些感受、認同,分享一下,大家分析、了解一下。小小的味精一定要有,否則我覺得觀眾會覺得悶。」

對於觀眾的反應,Ben說,「原來觀眾看到這些會有反應,原來大家都很關心身邊社會的事」。

多年前傳媒開始偏向一邊編審:記者需秉持良知

至於戲中預言準確的原因,編審潘漫紅說:「我們在2012策劃時,在做資料搜集的時候,看了一些當時的傳媒生態,看到有一個趨向是傳媒開始偏向一邊。我便將這個趨向放大了來做。那時候放大沒有甚麼特別原因,只不過是想加強戲劇性。但是,原來世界真的會這樣運行!還有一部份是一些歷史重覆發生的,例如最多人講的總編被人斬,很不幸。但是其實我們只是把1996年梁天偉(一位雜誌總編)被斬的事,重現一次類似的事件。」

對於其團隊亦神準的預測到「林慧詩」的名字。潘漫紅說,「其實在劇裏面我們總要改很多名,不過我覺得『林慧詩』這個名走出來都不奇,不過剛好故事跟『私煙』有關,我們覺得很好笑。我想這是上天給我們開的一個玩笑吧。」

記者問是否該劇的核心是「捍衛新聞自由」。她說:「我想我最初不是講要捍衛新聞自由,因為我覺得在新聞自由之前,首先記者要捍衛自己的良知。在我寫劇本的時候,我想,無論你的環境有沒有新聞自由,就算你很有新聞自由,但是你會受到你上司的影響,你會受到你的客戶影響,你會受到很多不同的外力的影響,那個不一定是我們所說的新聞自由。」

潘漫紅解釋說,編寫劇本的時候,還未覺得香港的新聞自由竟如此之差,因此,當時希望提醒傳媒人的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如何秉持自己的操守和良知才最重要。

港視不獲發牌藝人難為繼

令人遺憾的是,《導火新聞線》的導演和編審都因港視不獲發牌,老闆不得不減產而無奈在合約期滿後離職。

入行17年,首次有機會在劇中擔綱女主角之一的周家怡(方凝)很開心有機會飾演這麼重的戲份。她說,之前爸爸擔心她的生活,曾建議她去讀法律。家怡表示,自己熱愛演戲,不會放棄演藝事業,但不排除日後一邊做兼職養活自己,一邊拍戲的可能。

對於港視不獲發牌,劇中擔綱女主角之一的周家怡表示,自己熱愛演戲,不會放棄演藝事業,
但不排除日後一邊做兼職養活自己,一邊拍戲的可能。(宋祥龍/大紀元)

劇中飾演暗角被警察打的陸駿光亦感恩終於有機會飾演重要戲份,但港視收視率仍是下一步能否為繼的關鍵,而不獲發牌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港視藝人能否繼續有戲拍仍未知,有藝人去演舞台劇,如林嘉華、楊淇都表示今年將有兩套舞台劇上演。

飾演暗角被警察打的陸駿光感恩終於有機會飾演重要戲份。(宋祥龍/大紀元)

電影監製:劇集反映現實

香港電影監製Leslie表示,《導火新聞線》很好看,有追著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真實反映現實」,不過,他對創作自由和現實存在一些隱憂。他認為,就算是港視獲得發牌,日後亦可能因要經過某些審查不得不遷就著來,而無絕對的創作自由,這亦是很多電影工作者感到無奈的地方。

王維基:現實比劇集荒誕

香港電視董事會主席王維基在他的文章中說:「……在創作的過程裏,我強調尊重創作自由,題材由編審、編劇自行決定,為自己的創作負責。結果,A組給我一個《來生不做香港人》,講中港矛盾;B組又給我一個《導火新聞線》,有血有肉地講報館內不同理念的傳媒人,為了新聞而起的衝突,到底是銷量重要還是新聞道德重要?當時,我並沒有考慮題材的敏感度,我考慮的是我們的劇集有沒有離地,能不能引起香港人的共鳴和反思。」

「兩年後的今天,總編輯受襲、警察於暗角打人、更改頭版新聞等,竟然都變成現實。為甚麼現實比劇集更荒誕?」

「我不敢說這是齣「神劇」,但我敢保證,這是台前幕後全體同事的心血之作。」

責任編緝:何嘉林

相關新聞
國際記聯指中國新聞自由倒退至毛時代
港人獨立辦電視台夢碎 港府卡住王維基港視夢
王維基推購物網延電視夢
港傳媒界譴責反佔中人士阻礙新聞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