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白色巨塔 臺推醫療劇《麻醉風暴》

人氣 58

【大紀元2015年03月20日訊】曾在金鐘迷你劇集獲五項大獎的臺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製作團隊,五年後再推醫療推理劇《麻醉風暴》,原本不看好該劇的臺灣醫界經典小說《白色巨塔》作者侯文詠,結果看完後令他驚艷。日前該劇長版預告推出,網民推讚「再現白色巨塔」,但也嘆「臺灣太少這類刻劃人性的戲劇了。」

臺灣戲劇顯少著墨「醫療劇」,臺灣常見的醫療劇多來自於歐美影集或日劇,但這些拍攝多有龐大的預算支援,如醫院的實景搭設等,但在臺灣長期租借醫院當場景是一大問題,「麻醉」劇組形容「臺灣醫院病人多,拍攝要搶時間,能夠清場淨空拍攝的時間並不多」。

為此,劇組也多利用清晨未開診前拍攝,演員拍攝前不斷溝通,把表演精準入鏡,每個場景都盡量縮短時間,其中男主角黃健瑋最為困難,演出期間幾乎是全天候待在醫院,他為演出做足功課,除發想出人物背景,也將麻醉醫藥專有名詞、手術執行程序都得背熟,要讓自己有模有樣的成為「麻醉醫生」。

醫療推理劇《麻醉風暴》於手術室實景拍攝。(公視提供)

《白色巨塔》作者侯文詠,過去也是麻醉醫師,他說醫療劇專業、難拍,但他看了該劇之後,認為除了手術與麻醉的細節不失真,劇情更貼近醫療體系崩壞的現況。他說「麻醉風暴讓台灣沉寂已久的醫療劇,浮現了新的風格與方向。」但如何迎合觀眾胃口也是編劇的難題,以免嚴肅議題無法引發共鳴。

該劇導演蕭力修,是新進電影導演,首次轉戰電視劇就拋棄大眾化的小情小愛浪漫劇,他也在其中加入推理,目地要觀眾從這部兼具質感和商業的戲中得到滿足,同時藉由人性的黑暗「一起思考生命的核心價值」。

談及拍攝醫療劇有收獲,女主角許瑋甯就形容「我以為手術被麻醉就是要讓病人安穩睡著,但原來最重要是麻醉後如何醒來。」製作人曾瀚賢透過拍攝,真正接觸到醫界,這部戲的情節呼應臺灣醫療體系崩壞的現狀和危機,引起不少醫界人士共鳴。

後期製作人也將延伸該劇議題舉辦醫療劇影展和醫療講座,藉著影視產業喚醒社會的議論,促進醫療體系、民眾與政府三方對話,就是製作這部戲主軸,也將臺灣電視劇破除傳統戲劇框架,與現實結合並發揮最大意義。

《麻醉風暴》直述與觀眾最相關的「醫療黑洞」問題。(公視提供)

責任編輯:梁夢竹

相關新聞
侯文詠推出新書天作不合
網路調查:侯文詠是中學生最愛的中文作家
侯文詠新作靈魂擁抱 探討名氣慾望
侯文詠再推出長篇小說巨作-《靈魂擁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