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撞不開的機艙門 摸不透的人性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穆清綜合報導)飛機駕駛艙本應是針對外來入侵者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如果威脅來自艙內,航空公司能做的就不多了。紐約時報報導說,德國之翼(Germanwings)空客A320機的此次失事已經令人開始懷疑,航空公司對飛行員精神健康狀況的評估工作可能存在不足。

3月24日,德國之翼編號9525客機墜毀法國山區,連同蓄意撞山的副駕駛,機上150人全數罹難。法媒報導,根據失事班機黑匣子錄音資料,推測副機師刻意反鎖駕駛艙艙門,拒絕正機師進入,且副機師魯比茲(Andreas Lubitz)患有精神類病史,隱瞞醫囑。

紐約時報文章說,這名副駕駛顯然利用了2001年9月11日襲擊事件後實施的一項重要安全規範——將飛機駕駛艙變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獨自駕機撞山之後,歐洲及加拿大多家航空公司立即更改規定,要求駕駛艙需保持2人,以免相同事件再次上演。

報導稱,事故突顯了歐洲和美國駕駛艙規程的一個重大差異。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簡稱FAA)規定,當兩名駕駛員中的一名進入乘客區時,需要有一名空乘坐在駕駛艙內;歐洲空管方面沒有類似的兩人規則。

然而,制定兩人規則的初衷並非嚇阻或制止行為不軌的駕駛員。它的意圖是在駕駛員遇到疾病或突發性機能喪失的情況下,一定不會孤身一人在駕駛艙內。

專家說,雖然美國民航駕駛員中有一小部份人會攜帶槍支,但面對行為不軌的駕駛員,兩人規則並非一種完美的保障措施。

駕駛員的精神健康問題

此次德國之翼墜毀事件還暴露了駕駛員精神問題審查機制上可能存在的缺陷,在這個十分看重專注度和紀律性的行業裡,這方面的擔憂由來已久。飛機駕駛員是一個技術性越來越強的工種,而且往往要面臨巨大壓力。

「我認為這次事故會給業內帶來深遠影響,關係到我們如何持續審查駕駛員,以及在哪些方面審查駕駛員,」前運輸安全委員會執行主任彼得.戈爾茲(Peter Goelz)說。

羅森克說,駕駛員健康問題一直是業內十分關切的,但心理問題的檢測是一個大難題。

2012年,捷藍航空(JetBlue)的一名駕駛員在從紐約飛往拉斯維加斯的航班上舉止異常,隨後被乘客控制住,這名駕駛員口碑甚佳,是最早加入公司的員工之一。在那起事件中,副駕駛員將駕駛員鎖在艙外,而後將飛機緊急迫降在德克薩斯州埃默裡洛。

捷藍航空首席執行官戴維.巴傑爾(David Barger)後來稱那位駕駛員是一個「技藝高超的專業人士」。

「我跟機長有多年的私交,」巴傑爾說,「完全看不出他能做出這種事。」

羅森克說,「這是在跟人性、人的弱點、人的心思打交道。」

空難副機師魯比茲

此次,「德國之翼」(Germanwings)空難的副機師魯比茲(Andreas Lubitz)似乎隱藏他患有精神抑鬱症的生病證明,包括醫生診斷3月24日不適工作,但當天當局表示盧比茲刻意架機撞山。

德國檢方發言人賀倫布魯克(Ralf Herrenbrueck)說,墜機當天撕破的生病症明「支持這名副機師對僱主和同事隱瞞病情的初步評斷」。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德國媒體暗示,疑似蓄意讓空中巴士A320客機撞山的28歲副機師魯比茲,當時剛結束1段失敗的感情,還沒走出痛苦低潮。

德籍、28歲的魯比茲於2013年9月起受僱於日耳曼之翼,至今只有630小時的飛行經驗。根據目前所得的資訊,他沒有恐怖主義相關背景。

巴黎人日報(Le Parisien)報導,蒙塔包爾飛行俱樂部會長拉德克(Klaus Radke)說,魯比茲愛運動,很能幹,也夢想著飛行,但除此之外「沒有故事」,只是一個很普通、好好過日子、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突出的人。

魯比茲自少年時期就在這間飛行俱樂部接受訓練,人們都說他人好,有禮,安靜而仔細。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國際特赦:Shein潛在IPO將損害倫敦證交所名聲
歐盟高層對新任領導人名單達成一致
擔心美國制裁 中國銀行暫停與俄羅斯實體合作
國際刑事法院對俄前防長和總參謀長發逮捕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