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五親歷者回憶

不會闖紅燈的人,怎麼會「圍攻」?

人氣 15

【大紀元2015年04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梁博舊金山報導)是和平上訪,還是衝擊圍攻?16年來,無數親歷者和目擊者們歷久彌新的記憶,還原了1999年4月25日法輪功學員萬人大上訪的歷史真相。

安靜、和善人群 引路人好奇心

楊光(化名)是在北京西三環的六里橋看見那一群人的。直到今天,他仍然認為這是在大陸相當罕見的一群中國人,因為他們不會闖紅燈——即使在「車不讓人、人不讓車」、永遠都混亂不堪的北京六里橋。

那天是1999年4月24日,山西小伙子楊光一大早就從太原開往北京的大巴車上下來,走到麗澤橋,準備乘公交車到六里橋,然後,他將在六里橋轉車到天壇。那時候23歲的楊光正在熱戀,他以每月往返3次的熱情奔往京城,他太太——當時還是他的女朋友,正在這個城市讀醫科碩士,並且在天壇附近租了房子。

當天下午,楊光到了六里橋。這裡是北京西南方向進城的主要通道,也是楊光每次與女朋友約會的必經之路,他說,這裡太亂了,很少有人過馬路會看紅燈。

「不過這些人還真是不一樣」,楊光看見很多人排成一隊一隊的在街上走,他們打扮普通,長相也平常,但是因為特別安靜,特別和善,反而顯得有些奇異,引起了楊光的好奇心。

「不知道他們從哪裡來的,大概每隊都有三四十人吧,站在那兒安安靜靜等紅燈,然後整整齊齊排著隊過綠燈,這在中國人裡太少見了。我這才開始琢磨,他們是什麼人啊?」楊光剛來美國不久,他說在國內闖紅燈到現在都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事。

楊光覺得他們不像是本地人,好像也不是遊人,因為他們沒戴帽子,沒打旗子,只有一些老年人背了一種黃色布包。「也就是稍稍有點好奇吧,也沒多想。」楊光拍了拍頭笑起來,他仍然像個貪玩的小伙子。

楊光無意中見證了「四二五事件」

第二天,也就是4月25日上午,女朋友去上課了,楊光打算出去閒逛,就來到了天安門。楊光說,在天安門廣場坐一會兒,這個想法現在挺奢侈了,可是16年前,那裡還是一個可以讓人隨便進隨便坐的地方,尤其傍晚,「小風一吹,別提有多愜意了。」可是那天上午有點晒,他還是決定到故宮角樓逛一逛。

楊光已經記不清那是附近哪條街了,他逛著逛著,突然就看見「好多人哪,有靠牆根兒站著的,也有蹲著的,遠看好像是遊客玩兒累了在那兒休息,可是仔細看又不像」,楊光想起來,他們和昨天在六里橋看見的那群人一樣樸實安靜,互相之間不怎麼說話,而且看得出來,他們在盡量不去打擾別人。

楊光沒有想到,自己無意中成為一段歷史的光榮見證者。他瞥見的,是20世紀末中國大陸最平靜也最令人震撼的一幕——「四二五事件」曾經震驚中外並載入人類史冊。

和平行為被定圍攻 太不靠譜

幾天以後,楊光回到山西,看到了「法輪功學員圍攻中南海」的電視新聞。那些熟悉的畫面讓他回想起自己那兩天的奇遇,才恍然明白,24日下午那些人應該是從外地進北京的法輪功學員,25日上午是法輪功學員在國家信訪辦上訪。

把這麼和平的行為定為圍攻,楊光馬上感覺太不靠譜,他對同事說:「我在北京見過這些人,行為不過激,情緒也不衝動,連紅燈都不會闖,還圍攻?」楊光當時正準備考律師資格,懂得不少法律常識,他說:「中國的法律允許上訪,而且法律沒有限定上訪人數,去2個人或者2萬人不都是合法的嗎?」

但是,他最終沒有考律師,因為一個朋友笑他太天真,告訴他在中國能贏官司絕對不是靠法律。楊光說法輪功這件事也一樣,「收不了場,是政府無能,不是法輪功的錯。」

楊光猶豫再三,還是決定不用自己的真實姓名。「請原諒我的懦弱」,他說,「雖然我出生的時候文革已經結束了,不過這麼多年中國一直都沒變過。我小時候看見一個挺帥的年輕人,就是因為說了什麼別人不愛聽的話,馬上就被抓起來,關了好多年,回來以後頭髮都白了。」

「我從小就知道共產黨壞」,楊光說。

責任編輯:趙亮

相關新聞
【特稿】四•二五精神將永世傳揚
親歷四•二五法輪功學員回憶朱镕基對話
紐約4‧25集會現場 石采東發言全文
墨爾本華人講述4.25和平上訪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